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2版:又一年在路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2版            又一年在路上
 

2015年6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新常态下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新常态下创新发展

(上接T01版)国有企业要因企施策,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本企业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参与。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规范董事会建设,强化制度创新,健全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推进企业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企业运营透明度。

(三)要着眼大局,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是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国企业带来新一轮“走出去”的机遇,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的加强,都会带来更多行业和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同时,随着经济领域合作的加深,还会延伸到其他各个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东北三省是“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完善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吉林省毗邻俄罗斯、朝鲜,沿边近海,区位条件得天独厚。要与“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对接,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找准契合点,抢抓机遇,构筑开发开放的战略布局,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做出贡献。

企业家要努力推动

企业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新常态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是企业家必须要下大力气做好的工作。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不管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发展新兴产业,创新都是开启企业新的发展道路的关键。

(一)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要重视和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看准方向,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高端制造领域占得先机,掌握全球竞争的战略主动。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机会,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充分利用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抓住时机,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开展技术创新,不同的企业也有着不同的创新路径及方向,各个企业都需要结合实际,探讨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道路。

(二)要不断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新常态下,消费结构、投资需求、市场竞争、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等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企业管理创新也要适应新常态,要重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在互联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和思考企业的市场、产品、创新及企业价值链,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要与先进企业对标,通过管理创新,强化管理重点环节,突破管理薄弱环节。要强化精益管理,加强基础管理,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加快走向规范化、集约化,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切实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

(三)要健全促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需要体制机制保障,需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激励。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创新创造关键在人。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创新成果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企业要很好地研究。探讨实施创新人才期权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要在培养好、利用好和吸引创新人才上下功夫,努力建设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环境,形成关注创新、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为创新提供宽松的条件。要充分利用好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和各种社会资源,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战略联盟,吸引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要积极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把企业创新积极融入全社会创新及全球创新网络,形成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企业家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经济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社会责任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这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将走向法治化轨道,企业社会责任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广大企业家应当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回应社会期待。

(一)要努力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广大企业家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广大企业应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经营理念,坚持规范用工、依法用工。要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并重。要通过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设,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要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中国企联和各地企联作为企业代表组织,是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各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成单位。今天,很多地方企联的负责同志来参加会议。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明确了企业联合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重要职责,并提出了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企联组织的信任,是对企联组织十多年来参加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要不辜负中央的期望,切实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企联系统将积极推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当作当前和今后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实。

(二)要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企业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广大企业要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相互协调。

(三)要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国务院发布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提出,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企业起着重要作用。诚实守信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的根本。广大企业家要充分认识企业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诚实守信经营理念。要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诚信建设,营造企业诚信文化。

企业家要增强法治观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环境既是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保障,也是促进企业家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依据。崇尚法治、遵纪守法是时代对企业家的要求。

(一)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企业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员工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等经营活动各个环节,都是一种法律活动,要符合法律规范和要求,要恪守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社会责任等经营品质。要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形成良好的营商习惯和自我约束机制。要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廉洁从业,以清养廉,以俭养德,洁身自好。要坚守法律底线,不管商业环境多复杂,都要坚守底线,不逾越底线。

(二)要坚持依法治企。守法规范、依法治企是衡量企业管理运营的最基本标准,是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要把全面依法治国精神和要求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依法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及经营理念,坚持依法依规、合法合规经营。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规范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模式及管理运作方式。要加强制度化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要增强规则意识,在企业管理中建立公开公平的规则,身体力行地尊重规则,遵守规则。

(三)要做到廉洁自律。当前少数企业领导人,因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贪污腐化等违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一些企业,违法违纪问题还比较突出。近一段时期,一些违法违纪案件也受到了查处和严肃处理。这给企业家敲响了警钟。广大企业家要树立和保持崇高的理想,模范遵守国法党纪,提高在复杂形势下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切实做到廉洁自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廉洁奉公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反对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全心全意投身到企业改革发展事业中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