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天花板”坚持“走出去”中国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刘身利
来源:中国企业报
冲破“天花板”坚持“走出去”中国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刘身利
刘身利
这些年来,农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农业经过“十连增”,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但是结构性的进口,对国外的农产品依存度在不断加大。再者,新常态下,面临着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农业补贴政策到了极限两块“天花板”,农业发展面临既有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企业没有办法改变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改变的只能是自己,只有适应新变化,探求发展新途径、发展新模式及模式创新,才能在创新中转型,否则没有活路。作为农业企业,我们创新尤其要重视以下两点。
一是发挥大型农业企业的综合实力优势,冲破“天花板”,坚持“走出去”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发展路径上创新。我国人多地少,全国人均耕地只有1.35亩,我们国家农牧渔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是偏低的。而刚性的需求不断增加。据统计,到2014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加到1.06亿吨。农产品进口按照产能折成6亿亩土地,说明资源比例匮乏与平衡情况还是严峻的。而在非洲、南美洲、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东南亚等很多地方,闲散的耕地,据统计超过150亿亩。
遇到发展天花板,我们与其在国内与农民争地争资源,不如“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这就是进行产业路径的创新。比如种植业,不仅在赞比亚、坦桑尼亚、乌克兰等国家已建立起农业发展项目,下一步,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重点在非洲及其周边国家开发农业种植资源,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坚持转型升级,使企业由过去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服务一体化新的农企服务商。这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经营格局、经营方式、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土地流转使生产要素聚集,土地由小块变为了大块,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量涌现,作为农业企业,要适应这种变化,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坚持在农业的高端领域发展,为大农业提供服务,形成差异化的经营模式,把国家倡导的、市场需要的,也就是农民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一家一户做不到的一些关键的农业领域,作为农企未来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