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定位管资本
员工持股五大疑问待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玲玲
国资委定位管资本员工持股五大疑问待解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公布了《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下称《计划》),其中涉及员工持股、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以及加强国资监管等内容成为各方关注热点。
“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国资委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此次《计划》的出台预示着现有的国资管理体制将会迎来一场新的变革。”国资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在接受
《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资本到底管什么?怎样管?《计划》亮出了底牌,重点将会围绕统计、预算、考核、监管等重要环节和盘托出。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持股这两个焦点明确被提上议事日程,对已经在这两方面进行了试点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搁浅11年,
员工持股再迎春天
《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此次《计划》重点提及了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北京现代产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彭剑彪此前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员工持股并不是新事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多次不同程度地搞过员工持股试点,经历过大力推广,也被数度叫停,但是主要是作为教训的形象出现的。
“在试点过程中,很多国企员工以及负责人都在持股之后又退出了,停摆以后对企业、对员工都造成不少损失,导致大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知道是个好东西,却谁都不敢动。”彭剑彪称。
今年1月,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八次全体会议时,就审议了《关于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重启11年前叫停的央企员工持股,以试点方式推进计划。而此次《计划》涉及的国企改革六项具体指导意见,其中重点是混合所有制,未来员工持股计划无疑将会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重要方式之一。
“员工持股,可能会成为国企改革的最大亮点,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员工身份到股东身份的转变,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防止内部人短期行为,更好地让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某能源类央企内部员工徐进此前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下转G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