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时代的大廊坊猜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少杰
“园区+”时代的大廊坊猜想
王利博制图
继“京津冀一体化”启幕搅热河北经济后,一股更为强劲的暖流再次由河北廊坊涌出。
5月18日,2015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5·18”经洽会)在河北廊坊启幕。期间,共有32个河北省重点合作项目进行了签约,其中利用外资项目15个,总投资63.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47.8亿美元,利用内资项目17个,总投资400.2亿美元,协议利用省外资金371.2亿元。这表明河北吸引外资的优势正进一步凸显。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成为此次签约项目中的重头戏。据初步统计,在全部32个项目中,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超过了总量的1/3,其中大部分为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项目。
“不难看出,‘5·18’经洽会在有力提振河北经济的同时,释放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重任的信号强烈。”5月25日,北京环渤海产业经济带发展中心观察员李会敏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产业园区扎堆涌入暗存风险
除签约仪式所涉及的重点合作项目以外,“5·18”经洽会召开以来,河北省各设区市、重点开发园区纷纷推出主题招商会,吸引了大量来自京津的企业和项目,将京津冀三地的协作与交流推向深入。
《中国企业报》记者经梳理发现,目前,从沧州的黄骅市承接总投资14.6亿元的3个项目,到保定的涿州市签约总投资485.9亿元的11个项目,再至廊坊的永清县牵手投资超千亿元的9个项目,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促成与推进,河北经济强劲复苏。
作为京津腹地,廊坊无疑在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占有绝对区位优势,在京津企业外溢中受益尤为明显。据了解,此次经洽会,永清县签约投资超千亿元的9个项目中,有2/3的项目投资来自北京。
伴随接踵而至的大项目,接棒者为其打造的承接载体应运而生,名目繁多的各类产业园区将在廊坊境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以永清县为例,上述签约投资项目中以北京西城·永清现代物流园、泛海国际产业园、银泰未来产业园、北京交大科技孵化器、永清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港等以园区名义投资项目过半。
即便是现在,以现代、文化、创意、环保为主题的各类产业园在廊坊下辖8县(市)和2区中已漫延开来。有迹可循的是,位于香河县城南部的省级工业聚集区———香河京东环保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41.9平方公里,前身为中国北方家具产业基地。“目前,园区规划了11大功能核心区,已经完成了‘三纵三横’道路建设,道路总长30公里,有6家企业入驻。”园区规划馆讲解员曾向媒体介绍时称。
在香河,城南园区产业建设如火如荼,城北的一处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型材料为主导的四大产业,兼具居住、休闲、现代服务业功能的综合产业新区———香河现代产业园建设正酣。
有资料显示,香河现代产业园(香河新兴产业示范区)是河北省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该园区选址在香河县北部,规划总面积49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4.5平方公里,已经实现“九通一平”的高标准投资平台,园区建有自来水厂和燃气站,并被中国地交会评为“中国最具土地投资价值开发区”。截至目前,已经有中冶科工集团、北京国合源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多维联合集团、泰华制冷、中冶长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入园。预计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
不仅如此,记者浏览大城县官网时发现,该县有着上规模的“现代制造业、红木文化产业、环保产业、气雾剂产业、保温建材业”等在建和已建产业园区5处。产业集聚连片发展成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大区域格局还处在酝酿期,廊坊产业集群成片发展之路已在试水前行。目前,一个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实现连片发展的大产业园区雏形正在廊坊北三县悄然形成。
从去年开始,廊坊政府便已确立“以区域一体化为目标,加快北三县统筹发展”发展基调。旨在推动三河市燕郊高新区扩区,改革管理体制,带动提升三县市现有园区平台,共享高新区优惠政策,实现对北三县沿潮白河高新技术产业带进行统筹规划、布局与协调,力争担负起打造河北新增长极中承担第一方阵和战略突破口的重任。
廊坊市政府市长冯韶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北三县要全面执行《北三县统筹发展规划》,实现对三河(燕郊)高新区、大厂园、香河园“三点组团”连片发展,形成统筹发展的“爆发点”,进而以西部带动东部,梯度实施,整体提升,推进北三县全域统筹发展。
廊坊市北三县统筹发展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宋九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为进一步保障工作落实,该市创新设计了“五统一”运行机制,在北三县实行“统一决策会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资源调配、统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考核奖惩”。过去各自为战的北三县,开始共谋规划、共享资源、携手并进,在“对话”京津的最前沿引领创新发展。
与北三县相比,处在廊坊“腰”部的固安与永清两县的统筹谋划更为空前,有权威消息称,按照有关规划并依托新建机场与紧邻市区等优势,两县一区(固安县、永清县、广阳区)正试图发力并筹划一个总占地22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目前,该项目正由廊坊市规划部门进行初步规划中。
在产业统筹发展节奏中,廊坊南三县虽然略显迟缓,但是在生态意识上却在酝酿着先行的统一。
产业未动,生态先行。去年以来,廊坊市积极谋划在南部地势低洼的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三县市建设京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以改善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就在近日,《京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项目实施后,将形成一个南北宽30公里、东西长45公里,面积为208.5万亩的生态走廊。亦有观察者指出,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当下,生态走廊建设无疑会为南三县连片产业带(园区)的快速形成提供助力。
李会敏分析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快速推进背景下,廊坊显然是对南、北三县以及中部区域的统筹发展寄予了厚望。
王晓东也表示,园区是承接项目的高端平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要靠园区来支撑,一个城市的产业特色要靠园区来塑造。
“今后廊坊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推进现有园区的整合升级,力争在园区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要把承接平台做大,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良好的区位、空间、交通等优势条件,加快整合现有园区资源,提升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项目和产业的承载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品牌园区。”王晓东强调指出。撤县建区打响城市扩围第一枪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产业园逐步成为廊坊县域经济发展高地的同时,土地资源浪费与产业同质化竞争等风险暗涌。
尽管廊坊一直在努力探索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减少重复建设,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发展“桎梏”。但现实却是,各类产业园在县域跑马圈地欲占“山头”之风依然劲刮。
业界普遍担忧,针对县级城市出现园区扎堆建设,或会造成各园区之间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在招商引资上存在“打内战”。
记者注意到,早在4年前,时任廊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聂瑞平在霸州、文安、大城调研时就曾提出,要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统筹考虑产业、园区、资源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搞好各要素之间的衔接,实现效益最大化。
日前,廊坊市委书记王晓东在上述县(市)园区建设座谈会中也强调,各县(市、区)、各园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县域经济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提早谋划,破解瓶颈,提升活力,力争在园区建设上实现更大突破。
“庆幸的是,全新的区域规划与产业布局正悄然发生着蜕变。”近日,一位接近廊坊市政府规划部门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廊坊所辖各县(市、区)因根据区位结构而被划定统称为“三大片区”的概念早已在数年前形成。也就是说,公众早就对廊坊市下辖10县(市、区)区域格局进行细分和定义。按照行政区域规划,廊坊轮廓是由在京津之间由南至北大致呈一字状排开的众县(市、区)组成。为此,将靠近北京的香河县、大厂县、三河市称之为廊坊北三县;与之相对的是靠近天津的大城县、文安县与霸州市则呼应为南三县;而夹于中间的永清县、固安县紧邻的广阳区、安次区则共同被视为廊坊中部区域。
在公众看来,“三大片区”从口号上形成的一致“联盟”,很容易被联想到廊坊未来发展格局:一个“大廊坊、大园区”时代的不期而至。
实际上,看似一则普通的猜测,背后却有着一定逻辑依据。近日,就有媒体报道称,廊坊城区或将迎来扩围利好。据《河北日报》报道称,继石家庄去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廊坊有望成为河北又一个扩大城区的设区市。据了解,地处廊坊中部区域的固安县和永清县,目前正着力做好撤县建区的论证,已被列入廊坊市委今年第二季度工作重点。
据初步统计,如果固安和永清能够得以撤县建区,廊坊市区面积将达到约2400平方公里,约占市域总面积的37%,比目前扩大1.5倍;人口将达到约154万,约占市域人口的38%,比目前扩大1倍多。那么,这将意味着廊坊迈出了谋划建设“大廊坊”的重要一步。但距离国务院最终批复实施,尚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