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工业园:
升级传统制造承接产业转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吴明张骅本报记者张晓梅
桃花工业园:升级传统制造承接产业转移
坐落在工业园区内的江淮汽车生产车间
5月22日,“媒体记者聚焦桃花工业园”集体采访活动在江淮汽车乘用车生产基地达到了高潮,虽然当前经济处于下行期,但这里依然机器轰鸣,整车组装生产线一派繁忙。正在厂区外排队装运的加长卡车像一条长龙,从厂内向厂外延深。
随行的一位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桃花工业园逆势上扬、增势强劲、亮点频现,主要得益于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勇于开拓创新,着力推动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三个转变’,探索出了一条有速度、重质量、可持续的转型突围之路。”
服务企业,创建融资平台
安徽肥西桃花工业园成立于1991年,2006年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近几年,先后获批国家级合肥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园区、省创新型园区、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4年,桃花工业园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招商到位资金180亿元、税收36亿元。
产业转型是开发区转型的根本支撑。桃花工业园正逐步从依靠产业转移实现“集聚产业”向集聚高级要素、培育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借助合肥科教优势,推动园区安利股份、泰禾光电、好运机械等51家企业与中科大、长安大学等产学研合作。依托园区1万平方米省级科技创业孵化中心,累计对81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扶持,亿帆医药、恒瑞新能源、状元郎等46家企业孵化成熟。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家,各类研发机构41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2014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680亿元,占园区规上企业总产值的83%。
依托桃花工业园经济发展公司,全省工业园区中唯一与地级市同等级的县级融资平台,近两年成功发行两期企业债券共16亿元。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亿帆药业、恒瑞新能源、联创生物等5家企业成功上市,目前园区自主培育上市公司7家,外地上市公司在该园投资控股公司10家,辅导培训28家意向上市企业,泰禾光电、恩瑞特药业等企业已进入待审阶段。鼓励优势招商项目实施兼并、嫁接、重组,国凯精密与扬天集团重组、轩辕材料与新生力合作、得一新材料正在洽谈收购。
在提升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同时,推动智能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着力打造园区工业4.0。抢抓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重大机遇,围绕工业设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业,建设工投二期,项目占地252亩,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金寨南路“退二进三”,通过收储、并购等方式,加快企业转型,促进产城融合;推进占地16平方公里的“华南城”项目建设,打造成集商贸、物流、会展、楼宇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基地,目前一期项目3000亩已建成投入使用,3000商户已一次性入驻。
产业招商,承接产业转移
招商一直是园区发展的重要资本和技术来源,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招商是园区管理者的新命题。他们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转化为更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服务的强大动力,谋求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
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定向招商,实现了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的转变,逐渐形成以江淮汽车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华南城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以TCL为龙头的家电产业、以好运机械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以亿帆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目前,园区已基本形成汽车、家电、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5大主导产业。
改变“大呼隆”招商模式,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和目标企业导引图,专题招商、有的放矢、精准对接、好中选优,先后引进深圳华南城、TCL等一批大项目。今年1—4月,园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在谈41个大项目。
由于中小招商项目普遍存在拿地难、融资紧、配套难,如何保障他们尽快落地生产,是各地在招商中普遍遇到的难题。桃花工业园区创新节约集约理念,探索与合肥工投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发标准化厂房工业园,项目根据需求可“量身定制”个性化厂房,企业可以选择租赁、购买等多种形式,园区统一提供住宿、就餐、商业、休闲等配套服务。目前,位于该园的工投·立恒工业广场一期占地224亩、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底入驻95家企业,亩均投资580万元、亩均产值650万元、亩均税收47万元,节约、集约效益明显。园区的标准化厂房招商模式已在全省多地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