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人文生活
 

2015年6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未病,从健康管理开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石岩

治未病,从健康管理开始

《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几千年前,中国人就知道预防要比治疗更重要。

高频率的生活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大部分人处于健康与患病的临界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这一阶段的健康管理格外重要,如果在疾病发生前就采取改善措施,防止疾病发生的成功率就非常高。

健康风险评估作为健康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它能量化评估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的风险,及时纠正错误行为,提前把疾病挡在门外。健康管理,“量化”你的“健康步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重未病而先防。而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诊断技术、治疗手段也日渐完善,但医院和医生更多关注的是已经发生的疾病,对疾病前期的不适以及发病风险关注得较少。

其实,很多疾病的形成,具有可干预性。

一般来说,疾病的形成,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病变的形成和人们的遗传因素、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医疗条件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有极高的相关性。如果在疾病发生前处理得当,身体就能转危为安;反之,则极易患病。

作为“治未病”的得力助手,健康管理通过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个性化监看管理方案和健康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防病于未然”。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全面管理的过程,通过健康风险评估,把个人健康信息量化,用一个个数字、一张张表格来精确描述你身体的健康状况,抓住那些“看得见的东西”。一般来讲,就是通过体检、化验、测量、心理问卷调查、中医体质辨识等基本的检测方法来获得身体的各项指标,包括常规的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中医则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气虚、阴虚、阳虚、气郁、血瘀、痰湿、湿热和特禀等9种体质,由此就能检测分析出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危险因素与健康状态之间的量化关系,预测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并据此按人群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控制与干预。

有了这些具体数据,下一步就是要抓住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专业医生会做进一步的健康风险评估,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来分析你的各项数据指标,寻找属于你的“健康脚印”。所谓“健康脚印”,是根据长期监测大量人群的健康指标得出的健康发展规律,比如在什么年龄段高发心脏病、高血压等,你未来的健康状况可能也会按照这个趋势发展。

找到了这些后,就要分析被检测者自身高风险的来源。一般来说,病前健康风险主要有四个来源:生活方式、精神心理、遗传因素以及社会条件。根据这些因素,找到个人的高风险来源。医生会按照科学的方法,给你一套控制高风险因素的方案,比如具体一步步怎么戒烟、怎么减重,有针对性地把高风险因素逐一“消灭”,帮你重拾健康。国民的“健康”观念,亟待转变

目前,健康就是“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依然成为被大众认可。殊不知,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公认的这一“公理”其实“害人不浅”。但在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还谈什么营养和健康?这具有时代背景。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处于无知的状态,直到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的影响,这体现在1987年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的定义上。

这一版,最大的改变就是把健康与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方面联系到一起,而不仅仅止步于身体机能。这一概念虽然提到心理因素,但在测量和疾病分类方面没有具体内容。可以说这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过程中的产物。

那么,现代社会对健康的理解到底应该是怎样?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一定义的意义在于,把人的健康从生物学的意义,扩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的健康状态,把人的身心、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健康状态均包括在内。

总而言之,身体健康与否,绝不能用身体没有病来衡量。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圣人治未病”,在几千年前就流行的“老观念”何以践行的如此离谱?被歪曲的健康观念,世人观念转变亟待走出误区。通过健康管理来“干预”身体机能“轨迹”、通过健康“档案”防疾病于未然,从而把健康风险定位得更准确,使每个人都要有较强的健康管理意识,时刻将健康“握”在自己手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