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调查
 

2015年6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P2P租车“血拼”市场赢利路途遥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谢育辰

P2P租车“血拼”市场赢利路途遥远

进入租车市场的旺季,P2P租车公司暂且摆脱了前段时间“丢车事件”的阴霾,大动作不断。凹凸共享租车宣布进入北京市场、宝驾租车推出“1元租车”、PP租车推出日租金49元特价车,本已经硝烟四起的租车市场又被这些P2P公司烧得火红。

一时间,P2P租车依靠共享模式迅速切入了由神州、一嗨等重资产企业把守的租车领域。然而,随着市场混战加剧,传统租车和形式不一的专车服务正逐渐树立一道资产屏障,对于轻资产的P2P公司来说将是一种考验。

整合私家车闲置资源

“这次在北京出差我就住在Airbnb酒店,我们公司十分崇尚这种家庭酒店的共享模式。”凹凸共享租车创始人兼CEO陈韦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凹凸共享租车的目标是做租车领域的Airbnb。也正是觊觎这种模式,Airbnb去年一年将客户量提升了一倍至4500万人。

如果说Airbnb通过共享经济改变了酒店行业,那么P2P租车正在做的就是通过闲置的私家车改变大众的出行方式。权威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驾照持有人达3亿人,私家车保有量仅有一亿辆,私家车购买需求旺盛,但是全国又掀起限购、限行的热潮,使得出租领域仍是硬性刚需。然而,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根据国际咨询公司罗兰贝格预计,2018年中国的租车市场规模将增至650亿元。

“我们利用P2P共享模式,以低于传统租车30%—50%的租金切入这个市场蓝海。”此外,在PP租车、宝驾租车、Cocar租车等其他P2P平台上,价格普遍比传统租车低30%。轻资产、车型丰富、价格便宜的优势使P2P租车公司在注册车辆在短时间就达到了传统租车公司的数量,但是据相关人士透露,“在P2P租车兴起的大潮中,同样也有很多这种模式的企业死掉了。”

资本输血P2P租车

5月25日,拼车公司“爱拼车”发表公告称,公司将于近日停止服务。更早的是,去年旗下推出的P2P租车产品多诺租车不足半年就退出了市场。“我们发现(租车)这个行业水太深了。”爱租车创始人刘洋说。

半年的时间烧掉了四五百万元的人民币,当时刚刚起家的爱拼车难以承受租车业务上的消耗,只好放弃租车产品专攻拼车业务。不难看出,对于以轻资产为主的P2P租车前期也面临巨额的资金花销,但值得庆幸的是市场上一些主流P2P租车公司都已经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

天使投资人徐小明告诉记者:“共享经济一定是发展趋势,正如全世界最大的租车公司没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最大的酒店也没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但他们都是全球共享经济的成功代表。”在他投资的项目中,凹凸共享租车和易道用车都是在他投资的P2P项目,并且不久前在凹凸租车北京发布会上,徐小明当场将自己名下的特斯拉和宝马放到凹凸共享租车平台上。

除了凹凸共享租车之外,宝驾租车、AA租车都已斩获A轮融资,其中PP租车去年已经完成B轮融资。据了解,起步较晚的Cocar租车正在接触北极光、宽带等投资方商讨A轮融资事宜。

“补贴”培育市场

“作为一个投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人们经济生活中共存的需求,并找到能将这种需求规则化的公司”。徐小明把“赌注”压在了“不持有”的共享模式上,但是对于P2P租车公司来说,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确保自身的不可复制性并且打破重资产公司建立的资产屏障。

相对于传统租车行业,P2P租车公司所有的车源均来自私家车,外界认为这种共享模式实际门槛并不高。但陈韦予并不完全认同,“虽然P2P模式看起来很简单,车主只需将自己闲置车辆挂在网上,个人租户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心仪的车型,但其实门槛最高的线下运营,这块占了我们主要的花销。”

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企业无不采用“代金券+补贴”的营销方案,比如近一周之内,宝驾租车发放的现金补贴就接近7000万元。无形之中,代金券逐渐沦为客户体验的敲门砖,补贴则成为增加客户黏度的必要手段。

然而,陈韦予认为,大幅度的资金补贴会滋生市场不健康发展,比如出现恶意刷单等行为。目前凹凸租车只对新客户发放200元的体验券,之后将没有大幅度的现金补贴。虽然凹凸租车表示并不愿参与补贴战,但是市场上P2P租车公司的盈利模式大体一致———前期免费提供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市场成熟后收取相应的服务费。

至于说P2P租车市场何时被催熟进入盈利期,PP租车联合创始人王嘉明表示“我们需要去教育这个市场,最早期,你找的是那一波喜欢尝鲜的人,那一波人是6%。从6%突破到13%,中间有一个拐点比较很重要,现在我们正处于这么一个时期。”同样,凹凸共享租车也没有具体时间。“我们也正处于教育市场的阶段。”陈韦予告诉记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