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5年5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投行思维开展担保业务———访清华大学金融学教授朱武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金骐

以投行思维开展担保业务

西部(银川)担保公司的快速成长,不仅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专家们热议的商业案例。一是作为担保业,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业务的增量是利多还是逼空;二是作为国有独资的担保企业,政府背景对公司的业务模式是强化还是牵制?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未来西部担保将如何拓展衍生业务、如何体现“互联网+”的优势、如何搭上“一带一路”快车……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金融学教授朱武祥对此有话说。

《中国企业报》:我们在采访西部担保公司时了解到,这个公司无论是注册资本还是“双A”资质评级,都远远超过本地区其他同行,对这种“大步快跑”的发展模式,您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朱武祥:大家常说的一句话是,搞市场经济,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担保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当然,作为竞争主体,如果是盲目的贪大求快,很可能因基础不稳而导致后来的地动山摇。回到西部担保,其业务基础是为传统贷款、履约、诉讼等提供担保;其经营团队是一支平均年龄为28岁、专业化的金融资产监管队伍;其基本的资金是由国有资本做全额依托,其目前开展的业务多以政府项目或国有企业为主,最关键的是,这个公司的制度体系建设和商业模式建设,对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力量。

《中国企业报》:由国有资本全额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其优势正如您以上所言,就是势大力沉。但是,作为国有企业,面对政府的一些指令性业务,公司会不会无所适甚至由此加大业务风险?

朱武祥:从以往的经验看,国有政策性担保公司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政府指令式分配业务,其中会有很多高风险,难以仅靠内部风控体系控制的项目。为保持业务的独立性,确保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开展应引入评审委员会制度,评审委员会委员都有一票否决权,超过一定限额的担保业务或风险较难把握的业务聘请外部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扩大会议。这种由政府主导,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可以克服政府指令式分配业务的劣势。

《中国企业报》:您是商业模式方面的研究专家,您能否从商业模式上解读一下西部担保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因果关系?

朱武祥: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即企业在其选择的业务活动环节与互补协同性资源提供者之间的交易结构。具体一点讲,西部担保虽然是一家新公司,但他们逐渐探索出一条不同寻常的业务模式,他们坚持以投行思维,开展担保业务,对企业的尽职调查也是按照投行角度,即由研发部对企业所处行业进行分析,出具行业专项报告;由尽职调查部对企业进行实际调研,搜集有关材料,出具尽调报告;由财务部搭建财务模型分析企业未来现金流状况,出具财务专项报告;由人力资源部对企业高管素质、内控管理进行分析,出具HR专项报告;由合规风控部对企业股权变更、合法运营进行分析,出具法律意见书;由资产监管部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出具资产监管专项报告;由投资担保部综合上述专项报告,出具项目担保方案,最后提交公司担保业务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这也就意味着,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既有当下的业绩支撑,更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

《中国企业报》:您刚才说了,这个公司的基础业务是为传统贷款、履约、诉讼等提供担保,但据我们了解,该公司除了深耕传统业务,目前正在拓展互联网金融担保、仓储质押担保、信用证担保等创新型担保业务。那么,新旧业务融合,对商业模式会不会产生动摇?

朱武祥:不能将商业模式的概念做一刀切式的理解,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担保公司也不例外。担保公司作为类金融机构,应积极效仿蚂蚁金服的运营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企业云数据库,掌握授信企业核心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对,从而形成自身客户评级资料,结合央行征信报告,据此判断客户质量。具体到西部担保公司,他们已参与当地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参与其中“企业云、财务云、法务云”板块内容的开发。通过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既能实现业务扩张,同时也丰富了风险控制的手段。

《中国企业报》:在风险控制上,我们的关注点似乎大多落在事前评估,这是不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或不足?

朱武祥:重视保后资产监管,是担保公司风控工作不可缺的环节,所谓“三分放贷,七分管理”,说的就是担保公司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保后监管的重要性,成立专门的保后管理队伍———资产监管部(或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监管公司),主要由法律、风控、监理、造价、物流、工程、信息等方面人员,组成专业监管团队,才能实现专业、综合、系统的风险控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