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5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鲲鹏展翅翱翔机场———记首都机场T3E-T2捷运联络线及汽车通道项目管理团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耿标

鲲鹏展翅翱翔机场

首都机场一条最繁忙的主跑道上,一架架飞机腾空飞向蓝天。机上的乘客不会想到,在2011年3月到2015年3月这四年间,飞机滑过的跑道下有一条超浅埋隧道工程在施工。这条隧道工程就是首都机场T3E-T2捷运联络线及汽车通道工程。

该工程位于北京首都机场内,在T3E航站楼与T2航站楼之间,为地下联络通道工程。隧道主体共构呈单层双跨连拱形式,暗挖结构断面宽23.9米,高8.9米,垂直下穿机场正在使用的中央主跑道、W6快速滑行道、H滑行道、F滑行道、Z3滑行道、Z18滑行道以及部分停机坪,西端接入T2航站楼前停机坪和地面道路,东端接入T3航站楼的地面道路。通道建成后主要用于两座航站楼之间的旅客中转和行李拖车、配餐车、摆渡车通行。

由于起降航班频繁,平均每不到1分钟就起降一架次,这就意味着要在中央主跑道不停航条件下进行暗挖施工,浅埋暗挖段为232米,埋层最厚处为4米,跑道道面沉降不得超过30毫米,还要承重飞机降落的巨大重量,超长管棚施工、大断面箱涵暗挖施工等技术难题亟待突破,而232米的管幕顶进长度在国内外尚属首例。施工现场在跑道正下方、跑道两侧地面和站坪区,并距A380飞机停机位仅有10米,临近T2航站楼仅有15米之遥,飞行区内不停航条件下跑道下方施工的安全管控难度大。滑行道下有数条高压电缆主干线,最厚处的履盖层只有4米,此覆盖层内埋设11万伏的高压电缆是机场的电力主干线,一旦受到损坏,机场照明和其他电力系统将受到很大程度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夜间无照明,一片漆黑。如果造成跑道塌陷,将严重危及飞机滑行安全。该工程施工难度之大、技术标准之高、质量要求之严、安全风险之大,是其他工程难以比拟的。面对空前巨大的施工管理压力,项目经理张晓峰是怎样带领他的团队克服困难、打赢这场硬战的呢?

张晓峰所带领的项目管理团队经历过首都机场西区空侧道路工程、沙特麦加轻轨、三亚半山半岛等国际、国内多个重难点工程的历练,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责任意志为灵魂,在多年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形成了“敢于拼搏、善于攻坚、安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在接到项目任务后,他精心部署,将项目部组织结构充分优化,发挥每一位员工的长处和特点,让每个岗位都充分发挥工作职能,项目部形成一个非常有目标、有协作、有活力、有激情的优秀团队。在工程动工之前他就带领团队仔细分析、认真研讨、科学组织,充分分析、确定了工程实施各重点难点的应对策略。为了高效落实、积极推进工程实施,同时确保飞行区运营安全,他身先士卒,组织成立了安全管理实施小组和科技攻关实施小组,做到两手抓、双保险。

在安全管控上,积极会同空管部门共同制定不停航施工方案,联合业主、监理、空管部门等单位成立不停航施工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全程跟进、引导施工作业人员,确保了飞行区施工的安全平稳可控。在技术创新方面,张晓峰凭借其教授级高工的过硬技术水平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首都机场西区顶涵项目的施工经验,带领团队大胆创新、细心求证,关键时刻甚至不眠不休,以技术工作者的严谨和实干家的投入,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同时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研讨,设立专项方案攻关组,采用超长管幕顶进等8项关键技术,攻克了多个技术堡垒和难题,其中特大断面超浅埋隧道周边管幕预支护、十导洞开挖的施工技术,解决了隧道下穿机场跑道施工难题,实现了机场跑道沉降小于30mm、平整度小于1‰的控制标准。该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四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科技技术一等奖和安全质量标准工地等多项成果。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的综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同时获得了业主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在这段时间里,张晓峰作为项目经理,带领项目管理人员一次次破解施工瓶颈,一次次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了工程安全平稳,项目进展可控,向国家级奖项目标迈进。他本人获得了“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铁建“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铁建“创效功臣”、中国铁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

2014年12月30日,验收委员会评定认为:该工程实体质量及观感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各种材料试验及相关检测资料齐全,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该捷运通道的顺利通车,使得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与T2航站楼之间的场内旅客换乘、货物周转,以及地勤服务车辆通行,由原来绕行跑道和滑行道的30分钟缩短到5分钟以内,给旅客带来极大方便,同时也为机场运行安全和提升运行效率作出重要贡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