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金融投资
 

2015年5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拓土
相关配套政策仍待完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拓土相关配套政策仍待完善

自支付公司跨境电商外汇支付试点牌照发放以来,第三方支付的跨境业务正发展得顺风顺水。

“成立以来业务交易量不断增长,年增长超过100%。”易宝系公司专门负责跨境支付业务的北京易汇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CEO、易宝支付副总裁周荣勃说。

《中国企业报》记者还获悉,继上海自贸区试点之后,第三方支付企业拉卡拉、中国支付通等近日相继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批准,与当地银行机构达成合作,为企业和个人跨境贸易提供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电商外汇支付试点扩大

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跨境支付业务上的研究要比公开资料显示的早得多。

据了解,外汇管理局的相关调研早在2011年就已经展开,易宝支付的跨境支付部门全程参加了政策出台的过程,为跨境支付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政策、产品、市场、团队几个方面,并成立了易宝系公司北京易汇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2013年9月,外汇管理局正式为支付宝、易宝支付等17家公司发放了跨境电商外汇支付牌照。拿到这个牌照之后,支付机构可以通过银行为买家购汇并支付给海外商家,整个购汇、付汇的环节全部在后台完成,留给用户的操作十分简单。

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文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部分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

拿到试点资格企业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以拉卡拉为例,其于去年3月获得跨境支付牌照,早期业务范围为货物贸易和航空机票。4月28日,拉卡拉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批复,新增留学教育、酒店住宿、旅游服务和国际展览四项业务。

拉卡拉相关人士表示,国际电子商务的兴起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跨国网上交易,境内消费者海外购物以及境外商户跨境收款的双向需求与日俱增,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正是在这样的政策市场背景下,紧紧抓住了支付业务发展动向,适时进行自我进化和业务升级。新增人民币跨境结算

跨境电商外汇支付只是支付机构参与跨境支付一个方面,随着各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先行实践,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也正在向支付机构敞开大门。

今年2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出台《关于上海市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实施意见》,第三方支付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正式开启,涉及快钱、通联等5家机构。

据悉,相对于跨境外汇支付,启动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之后,贸易双方将以人民币计价签署合同,使用人民币作为双方清算的货币,可避免汇率转换造成的汇损,消费者购物也将免除换汇手续费。

拉卡拉近日也宣布,经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批复同意,已于近日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达成合作,为企业和个人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提供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实现了跨境支付业务广度、深度双维度的重要升级”。

拉卡拉上述人士说,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进一步提升,而跨境电商对人民币支付结算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此次与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的合作,正是建立在日益增长的境外商户需求基础上。

与拉卡拉一样获得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批复的还有中国支付通、银盛支付等,但是尚不清楚这是否属于广州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措施。产业链协同有待磨合

“跨境支付是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与新政策一起成长的。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提速和市场的火热,跨境支付无疑会成为支付业下一个争夺领域。谁先抢占先机,则拥有话语权。”周荣勃认为。

据他介绍,试点半年后,易汇金一直与监管单位密切沟通,及时交流市场对跨境政策的反馈和需求,“因为是试点,所以在一些政策方面还有待发展”。

据悉,政策带来的限制首先在于支付的限额在某些领域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

据了解,由于试点最初将网络购物单笔交易限额为等值1万美元,今年1月将试点推广至全国的同时将该限额提高到了5万美元。

从产业链中企业主体来讲,跨境支付牵涉到电商、银行等诸多环节,支付机构除了积极对接跨境电商平台,还需要推动银行在新政策下的跨境支付系统的升级改造,整个生态的磨合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跨境支付产业链还牵涉到海关、税务、外汇等政府环节,为了配合跨境支付业务,如易汇金首先推出了跨境电商订单、物流、支付的三单合一,该模式正在逐渐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标配。但是,跨境电商交易备案相关的税务、海关等配套政策仍处于试点摸索期,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完善。

周荣勃指出,市场对传统外汇业务渠道和部分特殊渠道业务的长期依赖和习惯会影响对新模式的接受,“但我们坚信,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跨境支付必然会迅速崛起。”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