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5年5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提高个人缴费填充养老金账户亏空是个荒唐逻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以提高个人缴费填充养老金账户亏空是个荒唐逻辑

针对养老金个人账户可能出现的入不敷出情况,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杨良初表示:提高个人缴费率是解决资金供需矛盾的一个选项。原因是过去把个人账户做小了———之前个人缴费是16%,现在是8%,这显然是不够的。这样一个荒唐的逻辑,显然是会引来一片骂声的。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被骂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失败,真正的失败是其任性的研究和任性的表态。

针对养老金个人账户可能出现的亏空,首先是要研究造成亏空的原因。要弄清这个问题,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要能够真正面对现实,就可以得出一些和官方说法不尽一致的结论。

头一条原因,就是国家欠账。为什么说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亏空是国家欠账呢?中国是从1993年实行社保制度,从1994年建立个人账户的。此前,国家一直实行低工资、低福利、高积累的政策。也就是说国家已经隐性向所有职工征收了包括企业账户、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金。相当于国家在以建设为主的时期向老百姓借的账。

第二条原因,则是该缴的人不缴。人社部201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全国累计有3800万人中断缴保险,中断社保缴费的人数达到工作人口的23%。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是一条,社保费率高,缴费不划算。

第三条原因,应当缘于长期的高通货膨胀率。虽然官方给出的CPI指数并不是很高,但民间的感受却是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增长。迫于物价增长的压力,政府只好连续11年提高退休养老金,每年增加的幅度都在10%左右。这显然会造成养老金账户的亏空。

第四条原因,就是官方说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低。官方给出的数据是,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年度投资回报率约为2%,远低于自2005年以来养老待遇10%左右的提高幅度。

官方还给出了另外两条原因,就是养老金预计发放年数低于预期剩余寿命8年以及继承制所导致养老金额外支出。日前发布的2015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显示,我国制度规定60岁退休者的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约为11.6年,但60岁人口的预期余寿约为19年。由于计发年数小于预期余寿,使得实际发放的养老金超过了满足精算平衡的水平,从而造成待遇支出大于基金积累的差额。但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3.7岁。从预期寿命73.7岁到预期余寿约为19年,显然是一个未来时态的表达,当然不能说明过去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原因。至于继承制对于亏空的影响有多大,后面会给出计算。

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杨良初给出的办法,至少是不对症的。有针对性的应当是以下四味药:

首先是国家的欠账国家要还。针对有数万亿之巨的养老金缺口问题,4月24日,财政部长和人社部发言人同时提到“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至社保基金”。这才是负责任大国对待百姓福祉所应有的态度和作为。

第二是针对严重的弃保现象,降低缴费比例,吸引更多人缴费。杨良初认为,“个人缴费率适当提高、企业缴费率适当降低、总缴费率适当降低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事实上,在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还不很高的情况下,增加个人缴费比例,最终还是要由企业买单。就像做实公务员社保个人账户实质上还是由财政买单一样,背着抱着一样沉。这样的调整,还不如不折腾。

第三是政府别再使用以通胀刺激经济增长的办法。通胀水平低了,增加养老待遇的压力自然没有那么大了,养老金账户亏空的风险也会相应降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的做法,都是维持较低的通胀水平和较低的收入增长幅度。学习高幸福指数的发展方式,明显是一个更理性的选择。(下转第十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