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从概念走向实体创新型企业或成业绩亮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朱虹
自贸区从概念走向实体创新型企业或成业绩亮点
除上海自贸区扩展区之外,粤闽津三大自贸区已于本月21日挂牌,不过,当日自贸区相关概念股在集体高开后却出现分化:龙头股如珠海港
(000507)、厦门国贸(600755)、天津海运(600751)等均出现冲高回落。自贸区概念是否已透支?投资者应注意哪些机遇和风险?日前《中国企业报》记者与大同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张诚、南京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季永峰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等人进行了相关探讨。
《中国企业报》:自贸区概念是否已透支?
张诚:自贸区概念自2013年年中上海自贸区概念出现后便备受关注,上海板块的诸多上市公司股价也在当年一飞冲天至今依然在高位徘徊。但随后天津、厦门、广东等地纷纷加入自贸区阵营,相关个股也有过阶段性炒作,近期随着粤闽津三地自贸区挂牌其板块表现却呈现出“见光死”的态势。所以,可以肯定自贸区概念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透支。
季永峰:当初上海自贸区刚成立时,2013年也是遭到爆炒,仅仅一个月就暴涨一倍两倍的股票比比皆是,可以说是2013年下半年行情的主线。而现在各省市自贸区申报此起彼伏,虽然也有审批通过的地方,但是相关板块炒作力度却赶不上当时。
随着以后自贸区越来越多,投资者对该板块的“审美疲劳”肯定会产生。但最怕的是自贸区概念泛化,一旦概念泛化,就会像当年的经济开发区一样,各个城市都搞经济开发区,那投资就不会相对集中。预计自贸区肯定不会走经济开发区的老路,还是有本质区别。
《中国企业报》:目前自贸区板块估值是否较高?
张诚:自贸区概念上市伊始受到市场热捧的主要原因便是其稀缺性。但随着自贸区的蔓延和遍地开花,其稀缺性被稀释,同时一些政策力度也尚未达到市场预期。同时从实际来看,大多数相关上市公司纯属概念炒作,仅有少数公司真正受益于自贸区政策发展,因此随着自贸区挂牌数量的增加,其整体价值反而不断下降,由此凸显估值较高。
季永峰:目前谈不上估值高低,自贸区概念是本轮“改革牛”大行情中的主题之一。本轮行情如果能继续上涨的话,该板块肯定也会跟随大市继续上涨。本轮“改革牛”行情的主线就是“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概念。这两条主线毋庸置疑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现在股市震荡向上的趋势还较为明确,在此前提之上,主线板块还是会跟随行情上涨。
而且改革具体能够产生多大红利现在还是未知数,目前还不能判断自贸区改革在未来十年能为国内经济产生多大推动力,这把火会烧得多旺目前还很难判断。
李大霄:整体估值偏高,因为现在整个股票市场的估值就比较贵了,而且自贸区是先炒起来的。
《中国企业报》:投资者应注意哪些机遇和风险?
张诚:对于自贸区概念,投资者应保持谨慎,后期还应关注自贸区后续政策的力度以及真正受益的公司情况,不宜盲目跟风炒作。
季永峰:投资自贸区板块是对国家政策的一个期盼,所以一定要以国家政策长远规划目标的角度去看,一定要抱着长线投资的心态,而不是短线炒作的心态。这一点很关键。在此心态前提下,要选择“质地”较好的行业,即要选择自贸区改革会优先发展的、受惠最大的行业,例如自贸区内传统加工行业的发展肯定比不上创新型企业及金融类企业的发展,因为自贸区成立后会优先发展该类行业。此外,要从企业背景角度选择,混改可行性大的国企受益最大。
李大霄:预计相关板块的股票今后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将产生分化现象。真正受益于改革的企业,其业绩增长将得到支撑,而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的企业,其投资价值可能会出现透支。作为投资者来说,更多的还是要防范风险,要详细研究投资机遇,但该板块总体上来说不是有机遇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