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脚步渐近民企将成发力主体规划最迟5、6月份发布,政策解读将在“五一”前后展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朱虹
“中国制造2025”脚步渐近民企将成发力主体规划最迟5、6月份发布,政策解读将在“五一”前后展开
CNS供图
据权威人士透露,已经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日期渐近。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该规划正在修改相关内容,预计最迟在5、6月就会发布。专家表示,该规划相当于未来十年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行动指南,由于国内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所以民营企业将成为规划参与企业主体。
规划相关内容正在修改
据了解,规划提出了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和五项重大工程。其中,九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等;十大重点领域包括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五项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等。
“国务院审议通过之后,该规划的一些相关内容正在修改。”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专家安琳博士对
《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预计规划最迟在5、6月份就会发布。而且相关政策解读在“五一”前后就会展开。届时国办或中信部将会发布系统的2025的解读文章。
据了解,该规划在3月份已经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3月27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官方将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1+X”的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
和利时集团高管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规划当中包括智能制造行业,因此,作为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该规划的发布将利好企业。其实从2013年底,中国工程院就向中央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建议。从那时起企业就一直在关注相关事宜发展进程,当然也期盼该规划能够尽早发布。
制造业转型升级指南
据工信部此前表示,“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以顶层设计、重点行业等结合的“1+10”模式出现,内容除转型升级之外,工业化、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也被重点提及。该规划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20多个部委以及50多名院士编制,核心在于提出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个十年“三步走”战略,并重点对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
安琳表示,该规划一旦发布,对相关企业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该规划不仅是普通的规划,还是一个规划纲要,相当于未来十年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行动指南。
安琳进一步指出,该规划是一个项目体系,每一个专项项目都是一个体系。因为规划里面提到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每一个后面都跟着一个重大专项,重大专项下面都是一堆项目,这些都会由企业为主体来参与。即政府提出一个项目,企业参与实施。而且它的这些专项有的是技术突破型专项,要由企业来解决。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院长徐洪海日前表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这将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现目标的基础。”
和利时集团高管对记者表示,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深耕轨道交通自动化领域,研制的信号系统及系列产品获得了国际安全认证,很多高端产品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
华为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企业内部非常鼓励职工申报发明专利,还有数千元的高额奖金,目前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36500项,其中九成以上为发明专利。
企业呼吁
尽快出台扶持政策
事实上,在工信部等方面制定该规划过程中,一些央企已经闻风先行,比如,今年1月,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就对外透露,中石化将成立创新工场,并将把3D打印业务作为未来的一个经济增长点;2月,宝钢股份联合宝钢集团发布公告称,将投资20亿元组建电商平台。
有业内人士担忧,该规划是否将类似PPP项目,成为央企国企的“香饽饽”,民营企业或将被边缘化。
对此,安琳向记者表示,对于主体参与企业是国企还是民企,在规划中没有提到。不过国内制造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所以民营企业应该是规划参与企业主体,而且国家尤其要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并且,项目将采取申报和遴选的机制,例如公开项目后,企业都来申报和投标,政府再从中遴选,因此也是公平竞争。此外,国家还会对遴选中的企业进行相应补贴。
国内某工业软件和服务公司工作人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相比单纯依靠政策支持,公司更注重自身革新。2014年公司启用了“年费服务模式”,用户在年度服务期内可获得产品最新版本使用授权和多种技术服务保障,这是一次大商业模式上的大胆尝试。
华为内部人士则建议,为确保该规划能够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税收、投融资等扶持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吸引社会资本。
事实上,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积极参与制造业的升级变革,发力两化融合,不少企业已经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
4月16日,具有鲜明工业4.0特征的海尔可视互联工厂在广东佛山举行了发布会,首批由50万用户参与众创定制的洗衣机正式下线。据了解,作为全球洗衣机行业最先进的互联工厂,海尔积极探索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在海尔互联工厂中,不仅可以为用户定制个性化产品,更可以通过可视化生产让用户对产品生产进行“跟踪”。
美的空调已经在全国的六个生产基地开展了自动化生产制造的转型升级。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透露,未来五年,美的还将在自动化领域投入50亿元,对制造系统全面升级。
而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日前花费8000多万元跟高校合作研发了MES智能生产系统,让机器来识别每一条轮胎上的编码,实现智慧化生产。该系统启用后,1个人可以照看25台机器。
东莞龙昌玩具以玩具贴牌生产起家,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龙昌玩具每年投入约2000万元进行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和科研活动,形成由2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队伍,其中20多人拥有高级工程师认证。目前该公司销往国内外的拳头产品智能机器人单价高达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