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4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北三省经济之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东北三省经济之痛

(上接G01版)

转型之痛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难以取得突破和实效,究其原因则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兴产业比重过低;产业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资源面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等。另一方面,“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于单个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的公式。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时间比较早,一些产业进入衰退期,市场竞争力下降,而替代产业又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巨大的困难。体制转换的迟滞与转换成本的制约依然严重。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没有跟上发达国家广泛应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全面升级的潮流。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社会转型期的整体调整与改造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是国家工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当前,东北大中型骨干企业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上不去,直接导致了产品档次低、产业升级慢,产品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但是,不能忽视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它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从东北工业制造业结构来看,绝大多数行业增速较慢。从产品结构来看,产品类型单一,东北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多数在下降。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依然过高。

全球化思维

资源性衰退产业如何退出市场呢?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当前应该考虑对煤炭、森工、有色金属等资源性衰退产业的退出实行援助政策,重点放在因资源枯竭而导致矿井关闭及其相关产业的援助上。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者产业退出准备金,主要用于退出人员的安置、再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以及冲销呆坏账。

当前,央行针对东北企业债务问题已经提出了债务重组的方案,其中包括债转股、债务减免息、债务延期以及债务挂账等处理手段,但沉重的债务负担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

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经验角度分析,指望在短期内完全彻底地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有专家明确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顺应全球化的规律,打破原有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狭隘观念,建立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从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国际化着眼,蜕变成一个与世界产业结构相衔接、互补性强而具有较高级化产业结构的新工业群落。这可能是东北重化工业基地实现振兴的唯一出路和前提性思路:在现在工业优势基础上,着眼于长期战略发展高科技、大流通、多功能、新产业、软科学产业。保障“吃饭产业”,扶持“战略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跨世纪跳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