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中国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中国园区
 

2015年4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应规避两大风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闻迪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应规避两大风险

哈尔滨、成都、贵州、厦门……新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中国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作为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行业,对相关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服务能力和技术的要求很高,而且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地方在新上产业园区项目及招商时,需要规避两方面的风险。

首先是政策风险。尽管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采取鼓励扶持的态度,不管是国家长远性规划或国家级大型基金,都将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列为优先考虑项目。但生物医药行业仍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特别是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的仿制药、原料药制造业,随时可能失去原有的政策优惠。而新版GMP、新《环保法》、医保控费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也逐渐开始对生物医药行业造成影响,大批企业面临转型甚至退市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收入结构多元化的问题,避免因为产业结构调整而影响园区的发展。

同时需要警惕,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不顾及环境被破坏的风险,引进其他省份已淘汰的高污染制药企业,造成污染转移,污染面扩大。全球最大青霉素原料药生产商联邦制药就曾因环保问题退出了四川彭州,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安家,仍多次被环保部门点名批评、减产限产甚至关停。哈药、云南制药、联邦制药、海正药业等大型制药企业也曾在环保部门督查整改名单中。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投资风险。生物医药产品研制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失败风险高。从开始研发至最后成为产品上市,最少要经历六大关隘:实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和严格监督。而每个环节都需通过药政审批程序,所以开发一种新药周期较长,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随着新药品研制的周期加长及复杂程度的提高,费用也相应提升,数据显示,个别基因项目的新品研究费用已超过6亿美金。因此,园区在向创新性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时,需要考虑到研发或产业化过程失败,导致投资无法实现预期的可能性。

专家表示,园区在吸纳企业时应适当考虑发展的周期性,除了中长期产生效益的药物创新型企业外,还应该引进一些类似于医疗器械企业,这样在较短的周期内就能形成效益的产业。同时在投资方面,也应力求分散风险,做到多个项目、多种模式、多个领域的组合投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