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5年4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北“天价马铃薯”背后:
国家贴息贷款现监管漏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郝帅

陕北“天价马铃薯”背后:国家贴息贷款现监管漏洞

一公斤马铃薯要多少钱?在中国优质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陕西定边,今年的市场价格是一块多钱。然而在五年前,当地一家企业凭借一份1万公斤马铃薯的收购合同成功将800万元财政贴息贷款转走。折算下来,一公斤马铃薯价格高达800元,堪称天价。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警方调查后发现,围绕这家企业产生的财政贴息贷款坏账可能高达4000万元,企业因此瘫痪。目前,主要涉案嫌疑人因涉嫌合同诈骗已被批捕。案件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但针对财政贴息贷款的审批、发放、监管的反思却刚刚开始。陕北贴息贷款骗贷第一案

陕北重镇定边属农业大县,马铃薯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定边洋芋”已被注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政府联合农业发展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财政贴息贷款,借款人只需归还本金或少部分的利息,贷款审核、发放、还款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放款银行全程监管。

陕西省榆林市治国荣源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治国公司)正是一家以马铃薯为生产原料的农业龙头企业,2011年8月之前,大股东张治国一直任公司董事长。

2010年4月,治国公司与宁夏红寺堡区自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签署《马铃薯种植及收购合同》,约定向合作社购买1万公斤马铃薯,收购价从每公斤1.2元至1.6元不等,治国公司为此支付的种植费竟高达800万元。

同年5月,治国公司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边县支行(以下简称定边农发行)获得贴息贷款1000万元;同年6月,贷款中的800万元被转入合作社账户。

一次偶然机会,公司其他几位股东知道了这份蹊跷的合同。他们发现,治国公司非但没有购回一颗马铃薯,800万元合同款反而被转入张治国在银川的个人账户。

进一步调查后,股东们得到了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此前,治国公司还曾利用定边农发行发放的另外3000万元贷款向北京一家公司高价购买过两条落后的产品生产线,金额高达2200万元。

2011年,定边县公安局介入案件调查。2015年4月,记者从定边县检察院获悉,嫌疑人张治国已被批捕。这类骗取财政贴息贷款的案件在定边县还是第一起,在陕北也鲜有发生。层层监管因何失灵?

令治国公司几位股东想不通的是,合同明显有问题,银行为何还能放款?

治国公司现任法人代表钟文发告诉记者,《马铃薯种植及收购合同》中约定收购数量为1万公斤,即使都按一等品计价也只需付款1.6万元,而治国公司竟然一次性支付了800万元。按照实际支付的800万元倒推,治国公司理应购得500万公斤马铃薯,这是公司10年深加工的总量。同时,定边本身就是马铃薯主产地,为何要舍近求远从宁夏采购?

对于此前的生产线采购合同,钟文发也认为“漏洞很明显”———合同签订前张治国曾带着定边县政府人员、农发行人员到北京考察,考察的结果就是每条生产线的合同价格从821.2万元提高至1100万元,多出的557万余元同样进入张治国的个人账户。

这样的合同为何能通过定边农发行的审核?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了定边农发行,办公室负责人以“领导不在”为由拒绝回应。记者致电时任定边农发行行长的曹治广,曹治广称当时贷款发放是银行领导层集体决策的结果。

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也要严格监管财政贴息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在榆林市财政局下发给各区县的一份文件中记者看到:在拨付贷款贴息项目资金过程中,要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如存在弄虚作假骗取贴息资金等行为,要及时终止项目并上缴项目涉及的财政贴息资金。

定边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在回复记者采访时称,贷款审批、发放的实际工作由定边农发行完成,为帮助治国公司获得贷款,县财政局还向定边农发行存款700万元作为质押,现在也已成为坏账。

定边县检察院一位检察官告诉记者,本案中政府及银行相关人员如果涉嫌渎职,检察院反渎职局会在必要时介入追责。农业龙头企业陷入困境

工商底档显示,治国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股份制民营企业。通过西洽会招商引资,治国公司落户定边。

一位当地企业界人士告诉记者,政府和银行最初对治国公司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把县里工业区中最好的地块拿出来给其建厂生产,还经常组织企业界人士去厂里参观考察,将其作为招商引资样板打造,但最终疏于监管的4000万元贷款将治国公司拖入泥淖。

钟文发告诉记者,骗贷的盖子被揭开后,从2011年5月开始,公司已经处于瘫痪状态。如今的公司厂区杂草丛生,一个新的生产车间建了一半就烂尾了,一部分厂区被租赁给一家机械加工厂以弥补些损失。

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定边县政府曾致函榆林市农业局,希望恢复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同时给予适当的政策补助资金,帮助企业加快项目进度。

为重新启动生产,钟文发和其余股东陆续核查了公司成立以来的资产、投资、债权、债务情况,累计偿还了400余万元银行利息,但对于之前的窟窿仍是杯水车薪。钟文发不知道,被4000万元贷款击倒的龙头企业还能不能重振雄风。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