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5年4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企业各自出招突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朱虹

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企业各自出招突围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0%,创2008年四季度以来新低,显示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应对经济持续放缓,企业纷纷出招提高自身竞争力,努力开发多元化市场,加大销售投入以及研发力度,并积极进行商业模式、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多因素导致经济增速创新低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创2008年四季度以来新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尽管一季度的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但是经济运行总体在平稳区间。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GDP增速不仅低于去年7.4%的增速,而且1.3%的环比增速也创出有数据以来新低。该数据其实也较为符合业内此前预测。因为原本担当经济增长引擎的房地产市场调整仍未见底。此外,一季度基建虽然同比增长23.1%,可能与近期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有关,但未来基建投资仍面临财政收入和土地财政双放缓等阻力。而且一季度制造业投资也已放缓至10.4%,从趋势上看,下行周期还远未结束,未来随时可能降至10%以下。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至5.6%,为经济危机以来最低。采矿,制造,电力全面下滑。一季度亦出现史上首次工业生产弱于GDP增速的情况。当前工业岌岌可危,国内通缩压力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一季度经济增速是在意料之中的,经济增长的底部正在逐步地显现出来,这个底部就是在7%左右,或者应该是略高于7%。提振楼市难改经济下行趋势

日前央行打出楼市新政组合拳,业内人士猜测,国家可能想依靠提振房地产市场来扭转经济下行趋势。对此,朱振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央行“3.30新政”鼓励组合贷、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下调力度以及营业税条件放宽的力度都超市场预期,房地产压力缓解,销售可能低位徘徊。但中长期来看,指望房地产对“稳增长”的效果非常有限。现在救市只能缓解短期问题,但无法扭转中长期趋势。这也限制了制造业投资的空间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所以,仅靠地产放松无法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过去用了很大投资份额投资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资产负债率太高,或导致资金链断裂等。而一个行业资产负债率太高就会酿成系统性风险,出现金融危机、崩盘等。所以,不能再指望房地产拉动GDP。

房企融资情况也不容乐观。“房地产一系列新政出台后,二手房交易量上升较为明显,一手房则还是较少。”国内某房企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资金流较为紧张,贷款意愿较强。但是,不少三四线城市的商业银行对房企在开发贷方面已经进行了较为严格的控制,企业向银行贷款已经远不如之前容易。企业加大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纷纷出招加大核心竞争力,以突围经济困局。其中,提前布局、加快转型及科技创新力度高的企业受影响较小。没有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的企业,也开始加大销售力度,酝酿应对措施。

国内某制造企业高管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目前企业出口业务的订单量相比之前变化不大。因为要应对可能发生的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企业从较早时候就已开始开发多元化市场,在研究开发方面有了很大提速,在核心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

“经济越是不景气,越要进行商业模式、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国内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工作人员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大概占到营业收入的4%左右。同时,企业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公司还鼓励员工提供创新建议,组建创新工作室,进行科技项目攻关,相关举措已经收到了近千万的效益收入。

某贸易公司高管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国内经济继续放缓,企业目前也感受到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经营压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接单困难,为此公司也在销售方面加强了人员投入。不过公司客户大多是长期合作的固定客户,所以经营业绩下降幅度较小。但是在制造业整体不太景气、利润空间有所收窄的情况下,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减免企业相关赋税,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建议,应进一步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稳定经济增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