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全球化
 

2015年4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力东盟
化解中国中等收入陷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杨宙飞

借力东盟化解中国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企业产品成本上升、出口受阻,中国经济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布局东盟,可以开拓东盟市场、巩固欧美市场,同时实现中国增长方式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业园区是企业走出去的避风港,政府服务企业的观念要与时俱进。中国当前面临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可简单描述为: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的最终停滞。主要原因在于无法有效解决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成本竞争力下降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丧失了低收入低工资的成本竞争优势,同时尚不具备高生产率与创新的能力。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在逐步丧失原有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已经具有趋势性。2007年中国便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农村传统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导致劳动力工资需要通过不断上涨以实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近几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工资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两千元大关,同比增幅达21.2%,尽管去年经济增速放缓,但农民工月收入同比仍上涨11.8%。在沿海地区,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用工成本上升的感触尤为强烈。

二是人民币升值严重影响出口。2013年10月,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小企业外贸研究中心与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78.63%的中小微企业主认为,201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成为影响外贸尤其是出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20.09%的企业存在因为汇率波动而推掉订单的现象,近80%的外贸企业订单额并未出现增长,其中近三成企业反而出现了下降,经营现状不理想。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初中级产品,市场需求弹性较大,替代品较多,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人民币升值直接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经济效益滑坡,对出口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资本的资源驱动型转变为提高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型,但这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确定长远发展战略。如何解决中小型出口企业的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企业走出去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同时有助于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借道东盟转“危”为“机”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这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对中国企业来说不仅可拥有新的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拥有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等情况下,制造业向东盟转移能够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

首先,它是降低生产力成本的有效途径。柬埔寨驻南宁总领事高屯介绍,当前柬埔寨非专业技能型工人的人均月工资60美元。东盟国家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中国与东盟在制造业产业布局方面可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劳动力成本、原材料资源供应、优惠的投资政策以及东盟自身市场等,都为走出去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其次,借道东盟转口美、日、欧盟,可以有效破解中小企业出口困局。通过东盟签订的众多协议,帮助中国企业巧妙变身,规避国际关税壁垒,维持和扩大原有的国际市场,更应该是企业考虑前往东盟的原因。东盟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国签订了各项贸易协定,欧美日占中国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借助原产地原则,中国企业的产品可以变身为越南、柬埔寨制造,借道东盟打入欧美和其他国家市场,有效规避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关税壁垒。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低端制造业转移东盟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全球产业的重新布局问题。借道东盟联通欧美,此举对当前正处于困境中的出口企业意义重大。

第三,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破解“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在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承接部分中国低端制造业转移;与同中国水平相近的国家进行专业化分工,取长补短;国内企业将升级到产业链附加值的更高端。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技术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关注和发展物流、电子商务、教育培训、金融服务、市场营销、品牌服务、人民币离岸服务中心等高附加值业务。中国设计、东盟制造、欧美市场、全球产业布局、全产业链控制,这才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