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特刊
 

2015年3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互联网等12项颠覆性技术,将对经济的潜在影响达到16.7-41.4万亿美元。我们将要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将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这对企业来说是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遇,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关注三个挑战稳妥推进改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阎晓峰

关注三个挑战稳妥推进改革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呈现出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就是说,既要作好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准备,又要把握发展大势,主动调整创新,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把新挑战转变为新机遇。

总的来看,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将保持总体水平适当,并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加大,可能会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而其中工商企业可能要高度关注以下三个挑战。

产能过剩问题。这一轮的产能过剩其性质特征与以往不同,给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所带来的挑战也与以往不同。一是从范围上看,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已经从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扩展到造船、汽车、机械等领域,甚至也蔓延到了光伏、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从数量上看,本轮产能过剩已经从以往的相对过剩转变为绝对过剩,所以想依靠经济复苏后的快速增长来化解可能将会有很大的困难。三是从管理上看,看似简单的产能过剩,实际上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变、低成本工业化急需转型的集中体现。四是从技术上看,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落后技术的产能过剩,一些先进或比较先进的技术产能也有过剩。因此,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化解,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恶性竞争。

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过去我们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成为工业大国,主要靠的是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等战略,现在要从工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强国和服务业大国,则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战略。然而必须承认,我们目前生产的很多产品,似乎还处于一种跟随状态,或者说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有的可能还只能说是“中国加工”。因为图纸、配方、品牌、标准都是人家的,所以我国企业对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包括要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必须要足够的重视、有效的应对和充分的利用。

当前发达国家提出的再工业化。近年来,发达国家陆续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例如美国的“制造业行动计划”和德国“工业4.0”,欧洲的“未来工厂计划”等等,在实施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制造业与现代信息业的融合,通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当然,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根据世界知名研究机构估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新材料、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12项颠覆性技术,将对经济的潜在影响达到16.7—41.4万亿美元。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这是历史性战略机遇,我国企业确实应该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当前国企改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国有企业在以下几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以创新驱动为依托,努力转方式,调结构。国企要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大力推动管理创新,努力谋求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对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处理低效资产,使资源更多地向优势领域集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二是以布局调整为手段,努力提升资本配置效益。明确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加强分类监管、分类考核,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的试点,以布局结构的优化促进国有资产配置效益的提升。

三是以抓管理为措施,努力降成本增效益。通过进一步巩固管理提升的效果,全面对标查找问题,集中攻关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推进信息化,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开展精益管理,推行集中采购,努力降本节支,为保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以转换机制为保障,努力增效率、添活力。国有企业增效率、添活力应该说是我们始终在探索、在实践、在改革和不断追求的改革任务。

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要想做好增效率、添活力这门功课,那么至少要从员工激励、优胜劣汰、创新研发等七个方面探索、建立、完善相关机制。

(本文系作者在“201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根据大会速记整理并有所删节、未经本人审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