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型VS专业型,园区发展模式分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综合型VS专业型,园区发展模式分化
(上接第十九版)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最好的状态就是有1到2个综合园区,加上多个专业园区,并且在它们之间形成比较好的产业关系,相互支撑。比如中关村,是一区十六园的模式。每个行政区都有园区,每个地区的园区有自己专业的特色和定位,相互之间也有配合,由中关村统一管理。
“不过,现在很多园区贪大求全,更希望往综合方向发展,结果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刘鉴说。
“一般大中城市比较适合综合型的园区。”白明认为,园区的发展要跟周边地区协调发展,要考虑到周边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现在的园区发展确实具有优质资源聚集要素,但是,如果不跟周边地区的发展协调形成虹吸效应,就会影响周边地区的发展。园区产业同质化、结构低端化突出
在白明看来,园区的健康发展,应该是集约化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特色形成一个自我的产业循环产业链,同区里的企业都是相互服务的,形成一个平台,形成要素的集聚效益。否则,“即使园区做大了,但园区企业不具备关联性,这种拼凑型的园区就没有集聚效益。如果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或者一个网状的产业分工,就良性发展了,也便于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公共平台。”
也有专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园区产业的发展不能够面面俱到,而应该植根于差异化竞争战略和目标聚焦战略,通过有计划地产业导入、培育和调整过程,打造一个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如此才能走得长远。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产业园区规划很好,但园区的现实情况却差距甚远,园区内呈现杂草丛生、门可罗雀、斑驳楼宇、冷冷清清的尴尬景象。
白明告诉记者,我国园区的发展参差不齐,确实有发展很好的,如苏州、大连、上海等地的园区,也有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也设开发区,政府盲目攀比,别人有我也要有,有的就是为了向上面要政策。而且,各地开发区出现竞相升级现象,都想往上‘挤’,县级要升为市级,市级要升为省级,省级要升成国家级。
由于忽略了对于园区配套服务、产业规划,有的园区甚至违背产业规划和入园标准盲目引进,最终出现产业链条混乱、“有企业无产业”、环境污染等问题。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园区都由政府主导开发,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产业园区更多地靠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也正是这种政策优惠的吸引力促使了产业园区的遍地开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产业园区同质化、低端化的窘境。
同质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园区建设呈现“一窝蜂”状态,园区服务配套缺乏,难以吸引龙头企业入驻,“空壳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园区运营效率低下。一些园区没有形成清晰的地方产业发展思路,更别提针对不同产业特性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有数据显示,全国200多个国家开发区规划,50%有医药园,40%有信息产业园,30%有化工产业园。
以济南为例,全市各类省级以上园区10个。据报道,2012年,各园区主导产业集中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和食品饮料三个产业,同质化率分别为60%、50%和40%。
最典型的例证是光伏产业园的“泛滥”。据报道,2008—2010年间,仅江苏省各地上马的光伏产业园就共有12个,几乎每个地市都有一个。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信息咨询部主任许丹松指出:“目前,中国开发区仍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量多质差等问题,资源浪费和粗放式发展的园区比比皆是,许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定位不清楚,部分园区产业集群弱,产业关联性低,研发能力不强,创新环境建设滞后等。”
显然,产业园区需要有一种宏观的规划,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资源禀赋,合理地、科学地规划和确定重点产业,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