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新常态下的突围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唐玉雪
创新:新常态下的突围之路
2015开局之月,元旦过后没几天,西南某市的行政长官便召集区域内的民营企业家座谈,用数据说话,警示民企经营风险,切勿贸然向商业物业、工业园区、批发市场、写字楼、宾馆业等高风险领域过多地砸钱投资。
无独有偶,作为国内商业地产巨无霸的万达集团,也在年终总结会上宣示,将大幅度减少百货商业、增加体验商业,战略中心向金融、电子商务、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领域倾斜。万达的变革以此拉开序幕。
类似情境,近代以来屡见不鲜且呈加速之势。1600年以来的全球大航海,1840年以来的炮舰殖民,1950年以来的冷战和铁幕,60—70年代的能源危机,并由此刺激和激发出的创新时代的胚胎———计算机革命和生物技术的兴起。再以后,则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国的奇迹般崛起,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工业革命,工业4.0时代,可穿戴设备,大数据……新经济在投资领域风起云涌,而这些对很多深处于井底、“木于言而讷于事”的国人而言,似乎与己无关。
不但如此,再看近期以来:经济下行压力频现,诸多领域的生产过剩,白菜价的钢铁,倒向河沟的牛奶,城乡结合部空置的房屋,荒草摇曳的各种经济开发区……这是个过剩时代,不是郭敬明镜头下的“小时代”的虚拟场景,是辜鸿铭借李鸿章之口所声称的“三千年未见之大变局”,是纷繁复杂的世界、变革的缩影。
世界已经变了,已经变得让很多人如此震惊、不再熟悉、不知所措,却又让另外的很多人兴奋、乃至狂喜,因为这样的图景同样意味着发展的机会。
曾几何时,作为国家综合实力重要参照指标的“世界500强”,福特和韦尔奇用了近100年。张瑞敏带领海尔进世界品牌500强用了30年;比尔盖茨的微软和乔布斯苹果,登堂入室用了不到20年,而face-book甚至只用了5年,雷军的小米做到年产350亿只用了3年。马云的阿里巴巴帝国才膨胀几年,2014年已成为规模千亿美元的庞然大物。传统的经营思维已无法解释目前的商业文明,世界已经变了。
很多中国商人去过美国,体会了东海岸工业文明的繁华,却对西海岸的新经济充耳不闻,行程中就没想到向硅谷踏进半步。不履硅谷,怎知世界商业的文明、人类的智慧、资本的威力、商业模式的变革。2014年7月,中国房地产业尚在经济下行的泥沼里哀嚎,住宅地产几近成为新的夕阳产业,而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里的翘楚潘石屹和张欣夫妇,却去硅谷学习和观摩扎克伯格和库克,因为那里是创新活动的源生之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引擎、瞪羚企业的加速器、创客们的天堂。
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思想。这是变革的时代,创新是“新常态”下唯一可走的突围之路。
华兴董事长孙宪华说,“(一个高级管理者)不仅要知道做什么,关键是要明白什么。”创新和变革时代的人们要明白什么?职责、规范、做事的思路固然重要,而创新的通道、企业的战略、产业的趋势、商业文明的未来图景、世界的格局和天下大势,更不可“两眼黑”。郭士纳改变IBM、乔布斯变革苹果、张瑞敏则放言要消灭企业中层———以海尔为平台,用创客和互联网思维让海尔重生。
百年企业,不创新照样是等死。创新可能是找死,但只有创新找死才是获得唯一生存的机会。放眼望去,博兴之外是山东,山东之外是中国,中国的外面才是世界,而互联网,早已打破了博兴与世界之间的藩篱。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明白、并在明白中创新,这样的要求,似乎从未如此的沉重。
1957年成立的华兴,迄今已历经半个世纪的市场风雨,以百年企业而论,如今正当壮年。
有的企业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走在通往年青的路上,绵延无尽的山丘,即使白了头,也有青春在飞扬。而有的企业经营三两年就已经老了,往后的时光不过是自己过去时光的重复。没有把“创新”渗入骨髓、并作为核心思想进行顶层设计的企业,都不过是在混日子和耍流氓。
从“博兴锯”到“华兴牌”,从企业改制到二次创业,创新的信念贯穿着华兴企业发展的历史。创新,是华兴留住企业青春、保持基业常青的秘诀,也是在新常态下成功突围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华兴工业地产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