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被别人革命,不如自己主动革命。至少,主动权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显然,格力突然宣告造手机的商业冲动也正基于此。
“格力手机”直跨传统与现代的鸿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许意强
“格力手机”直跨传统与现代的鸿沟
3月18日,当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出席一场商业演讲时,突然拿出自己正在使用的手机,向外界揭开了一个“隐藏已久的秘密”———格力手机已经造好了,格力最终选择在互联网时代“光明正大”地开始拓展多元化经营的道路。
过去20多年,格力坚持“空调专业化运营”,在2015年突然全面跨入手机市场,并将此前已布局多年的晶弘冰箱、大松小家电等业务一并推向市场和公众,重新定位成一家跨产业、多品类综合家电企业,这背后,正是格力所处时代的“翻天覆地”之变化。传统企业的传统运营体系和思维,已经到了“不变不行”的绝境。
其实对于格力来说,进入手机行业只是一次“多元化”的试水,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要去闯一闯,试一试。但是,对于当前大量传统企业来说,已经被时代的力量逼到了“发展的墙角”,不得不以“多元化扩张”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虽然他们知道,这注定是一场充满挑战和荆棘的道路。
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2013年底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的一场“10亿赌局”,最终会在2015年初演变成一场“格力造手机去抢小米饭碗”的商战。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过去多年一直持续宣称“不搞多元化、专注空调主业”的董明珠,在互联网力量的驱动下,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得不“食言”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
到底是坚持专业化经营,还是实施多元化扩张,在过去10多年,这一直是拷问众多中国传统企业的大命题。事实上,无论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不是“多元化就可以成功”,也不是“专业化就肯定失败”。当前,所有企业都身处在一个全新的商业环境,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起跑线,过去的成功和经验,有的成为二次起飞的包袱和阻力。
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只要多元化”就可以成功,把握这个时代发展的主动权,就可以迅速完成企业的经营转型。要知道,从专业化向多元化的扩张,对于企业过去的经营体系、团队管理和人才建设都提出了更为复杂的要求。
等死,还是找死?一直以来,这个被很多传统企业认为“离我们还很遥远”的话题,已经真实地摆到我们的面前。其实,可以从家电等传统行业看到,在格力突然宣布造手机、在创维也要从彩电进入空调冰箱等新市场的背后,就是大量传统企业面临的来自互联网的“颠覆”。要避免“被革命”,自然只有“自己革命”这一条道路可以走下去。
无疑,接下来不只是格力“绝地反击”,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它们不仅要进行多元化扩张,还要在多元化扩张过程中,寻找到不同品类和产业之间的连接点和协同性。
在我看来,企业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最重要的不是靠多元化来寻找发展增长点,关键还是应该“以我为主、主动变革”。最终目标就是要跳出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品为平台”的线性经营模式,全面进入“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平台”的交互经营模式。
特别是在企业层面,要彻底打破传统企业“一款产品打天下”老格局,并颠覆过去商家“坐靠等”的经营模式,改变服务商“产品卖出去就结束关系”的商业模式,换句话说,要真正建立起“产品卖出去,企业经营和商业模式才刚刚开始”的全新理念。
比如说,相对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来说,手机等电子产品如今已经成为快消品,隐藏在耐用与快消之间的最大差异点就在于,“用户的交互频率和产品体验优劣”。不管是家电制造商,还是服务提供商,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必须要强化与用户的交互平台建设,交互频率和周期的提升,才能真正打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