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两会·重点·新环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两会·重点·新环保
 

2015年3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会聚焦汽车环保“新能源”成热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谢育辰

两会聚焦汽车环保“新能源”成热词

继“APEC蓝”走红网络之后,“两会蓝”成为最新网络热词。“早晨我拉开窗帘,看到几抹早霞,真是心里充满感动。”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在全国两会上表示将会加大力度治理雾霾。作为其中主要污染源之一的汽车产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再次成为各界争论的焦点,“节能减排”、“新能源”也成为两会上的热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两会作为中国经济形势的风向标,很多汽车行业的代表、委员们提交的议案、提案也围绕新能源汽车、寻求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与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展开了热议。

淘汰黄标车致环保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提出,对汽车工业来说,治理货车尾气排放是减少雾霾的重中之重。

环保部门的检测数据表明,一辆黄标车正常行驶所排放的污染物,是一辆国IV绿标车的28倍。黄标车俨然已经成为高污染排放车辆的别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月份商用车生产219013辆,同比下降26.69%;销售196568辆,同比下降30.85%。而这其中主要是由于货车的产销大幅度下滑所致,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造成货车销量下滑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淘汰黄标车,另一方面是由于全国强制执行柴油车国IV排放标准,低于国IV排放标准的商用车将不能生产和销售。而国IV车型的成本将会提高1万元以上,造成一些消费群体还在观望。”

对此,民生证券分析师于特对《中国企业报》记者预测,鉴于商用车持续下滑的大趋势下,黄标车淘汰和环保升级带来的商用车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部分拥有较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的高端强势商用车厂商市场占有率将不断逆市上扬。

新能源汽车路线存争议

在淘汰黄标车、提高成品油品质之外,新能源汽车一直是两会绕不过的话题。两会前夕,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股票纷纷涨停,也说明了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1.2万辆,同比增长近三倍。但是,对比乘用车361万辆的累计产销,新能源汽车不足其千分之四。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新常态”成为两会讨论的焦点。

在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会上并没有太多的异议,主要的争议是何种新能源汽车最适合眼下社会环保的需求。

“首要还是在公共用车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如果不是采用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他们的排放就会几倍于私家车。”全国人大代表、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显然是纯电动技术路线的支持者。他建议京津冀地区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有效促进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北汽集团正积极推进多款纯电动车研发和投放,并争取今年实现目标,在北京市规划的3万多辆新能源汽车目标中占主要份额。

然而,也有对纯电动持有不同意见的两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则认为,发展混合动力才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最合适的路线选择,应该给予混合动力相关企业和纯电动车企公平竞争的平台。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招

市场上的低速电动车一直面临着“无法转正”的尴尬境地,生产标准设定、路权、管理一系列的问题都始终悬而未决。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应对微型电动车适当放开政策,实行“产品准入从严,企业准入从宽”的管理原则,鼓励和支持多种电池路线、不同电池搭配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兼容发展,并且针对微型电动车建立起科学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将微型电动车纳入我国道路交通规划之中,列入法定交通工具,允许符合标准的微型电动车上牌上路。

此外,针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动力电池技术制约、充电设施网络不完善、充电不方便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柳崇禧建议,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包括支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传统电力供应,央企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中石化、中石油等传统汽车能源供应央企参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电动汽车公司,都在试图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这种尴尬。据悉,特斯拉将通过便捷多样的充电方案带给车主全方位的充电服务:特斯拉特别为中国车主提供免费的家用充电桩和全程贴身式安装支持和服务,帮助90%的特斯拉车主实现足不出户的充电;在公共充电设施方面,特斯拉已在全国100多座城市及地区建成了200多个超级充电桩和超过10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保障车主的绿色长途出行;随车附送的移动充电器也为车辆的应急充电提供了便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