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的中国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晓东
围城中的中国企业
据中国财政部数据,2014年中国国企营业总收入约4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增幅不及2013年的一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增幅比2013年回落2.5个百分点。煤炭、化工等行业利润明显下降,有色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5》认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国有企业低效率的问题会再次显现,一些国有企业极有可能会重新陷入经营困境。
这意味着,2015年,中国企业极有可能再现“最困难”时期。国企瓶颈: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挑战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对于这样的阴冷季节多数中国企业似乎也无法应对。
《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5》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改革的深入推进,国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真正来自市场竞争的挑战。
而对企业来说,这一切早已开始。但问题是,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疲软,众多国企开始认识到,这才是它们深陷危机的重要成因。尤其是煤炭企业,面对国家对煤炭在能源比例上的紧缩,其发展将面临更多困难。
根据同煤集团某矿宣传部高通(化名)的回忆,2014年,国家继续缩小煤炭在能源中所占比例,近年来,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从71%下降为不到66%,年均下降幅度为1%左右。
“按说,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几乎不影响煤炭企业的发展。”高通说,“但事实上,煤炭市场下行,众多煤企只能依靠以量补价维持正常运营。”
“2014年,秦皇岛港口存煤曾达到800万吨,于是,去年煤炭的价格和市场需求掉入冰点。”他感叹。
他告诉记者,如果按照400元/吨的保本价计算,2014年,大同左云县一些煤矿坑口煤甚至不到300元/吨,这意味着每卖一吨煤便赔100多元。
2015年伊始,市场需求仍显低迷,对于煤企来说,遇到发展困难是意料中的事。
高通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从某种程度来说国企的发展已然遇到瓶颈,这个阻碍不仅仅是市场的供需矛盾,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觉悟。
春节期间,怀仁中能芦子沟煤业弋孝对记者感叹,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煤炭企业要想走出困境,仅仅依靠自救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总的来说,煤炭企业已进入“多事之秋”。
“企业转型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帮扶和金融政策的支撑,也需要企业顺应潮流,突破原来的经营模式,谋求转型,而这恰恰是国企发展的最大障碍。”他说。
而《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5》亦预警说,在全球经济格局开始重大调整的关键阶段,如果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不能获得实质性进展,垄断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不能跟进配套,国企不能及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仅重化工业领域的国企将进退失据,甚至分布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乃至金融领域的国企,都可能在若干年后重陷困境”。民企困境:旧商业模式阻碍创新突破
根据有关数据的统计,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寿命不到3年,这与欧美和日本相差近10倍。
山西中小企业联合会郑彤云坦承,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理念不清晰,财务不健全以及企业信息化程度低都是造成企业生命值低下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工作效率较低。”山西一家服装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李中生告诉记者。
“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管理,其中包括企业文化和用人理念。”他说,这恰恰是中小企业的短板。
李中生告诉记者,比如数字化管理,其旨在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精简人员,以增加企业竞争力。
“但问题是,企业负责人只注重市场销售,管理仍然采用夫妻档式的管理。”李中生感到很无奈。
问题似乎很严重。在李中生的眼里,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是一系列的,但最大的短板在于固守原来的商业模式,缺乏创新突破,这无疑是中小企业迷失在魔方中的致命因素。
“服装一旦出现滞销,企业负责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毫无对策。”他说,一波又一波的危机是个痛苦的轮回,不突破企业就无法发展,甚至可能破产。
崔女士是原浙江金华一家生产箱包的企业负责人,她表示,除上述问题之外,企业财务混乱、信息化程度低亦是她离开箱包行业的重要原因。
“2009年,企业刚起步时,每月销售额能达到20余万元,产品甚至出口到欧美和韩国。”她说,但在企业规模急速扩张的同时,管理上的先天不足便表现出来,以至于后期企业负债经营,最终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窘境。
“2015年,中国中小企业将继续面临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土地供应日趋紧张、环保成本进一步加大等诸多挑战。”郑彤云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如何应对是摆在它们面前最难啃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