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产业公司
 

2015年3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前主要推动力量尚局限在光伏行业及参与企业之中。虽说近年来国内各地成功并网发电的光伏项目不少,但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明显不足,使得一些地方的光伏项目“赔本赚吆喝”,甚至沦为形式大于价值的面子工程。

分布式光伏完成率仅26%
“最后一公里”难题待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分布式光伏完成率仅26%“最后一公里”难题待解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容量1060万千瓦,完成年初目标的76%,其中力推的分布式光伏完成了26%。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是因广大民众的认识、关注度和参与度还不够,并且尚缺乏足够的投资吸引力,同时还存在补贴资金与并网手续受制约。

投资不足

受制补贴并网手续

2014年,关于光伏的相关政策措施接连出台,充分彰显了国家及主管部门对光伏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但当前主要推动力量尚局限在光伏行业及参与企业之中。刘汉元直言,虽说近年来国内各地成功并网发电的光伏项目不少,但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明显不足,使得一些地方的光伏项目“赔本赚吆喝”,甚至沦为形式大于价值的面子工程。

刘汉元介绍道,按目前市场行情价,安装一套3KW屋顶光伏电站需接近3万元的投入,据测算,以国家现有政策计算,包括资金成本等,一套家庭光伏发电系统的理论动态回收期约在14年至16年。同时,目前部分省份的电网公司仍按17%的增值税率在代扣增值税,按此计算,则其静态回收期将长达11年,动态回收期长达18年。因此,从农户投资的角度看,购买一套屋顶光伏电站设备,投资价值明显不足,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而补贴资金与并网手续也制约了民众参与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刘汉元举例道,从农村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实际推广来看,除江苏省能按月发放脱硫电价及国家补贴,并及时发到农户卡上外,其他地区如安徽合肥和河南汤阴等则是先发放脱硫电价部分,国家补贴则推迟一段时间发放。

同时,“备案并网验收程序亦过繁琐。”刘汉元表示,目前安装一套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需先到当地电网公司申请备案,经同意接入后,再找具备安装资质的公司进行安装,而安装完成后,再向电网公司提出并网申请并验收合格、与电网公司签订购售电合同等。如此繁琐的流程手续,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针对广大家庭用户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建议:免税、补贴、简手续

今年两会,针对当前分布式光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刘汉元从实际出发给出三点建议。

刘汉元建议,尽快实行分布式光伏发电增值税全免政策。

财政部在2013年就已发布财税【2013】66号文件,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实施“光伏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但在实施环节却存在争议。”刘汉元告诉记者,如政策实施时间过短、存在扣除光伏补贴增值税问题、个人不具备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资质等。

刘汉元认为,为充分鼓励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亟待出台新的财税扶持政策。“建议国家适度扩大赤字规模,以更大的决心、力度和投入来支持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前期发展,尤其在并网难、开发票难等问题加快解决的基础上,及时出台相关政策,直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布式光伏增值税全免”政策,从而扫清分布式光伏发展的主要障碍,简化手续和流程,降低企业推广成本,增加用户收益。这对我国光伏行业将是又一次重大利好,将直接打通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困局。

目前,光伏产业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性补贴来扶持。“希望落实光伏电价补贴,适当调高前期标杆上网电价。”刘汉元称,为更好地推广可再生能源,很多国家均针对性地出台了多种政策予以扶持和优化。结合国内现状与国外先进经验,建议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在全国日照条件好、屋顶条件好的农村建设光伏示范小区,在进一步细化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落地政策的基础上,将示范小区标杆上网电价直接明确为1.3元-1.5元/度,并持续一定年限,随后根据执行和推广情况逐步降低。

“如用户的内部收益率达到13.5%-16%以上,静态回收期6-7年,动态回收期7-8年,将大大增强对用户的投资吸引力,从而让市场从供应驱动一举变成消费驱动,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并有效降低过程中权力寻租、藏污纳垢的可能性。”刘汉元如是说。

同时,简化光伏项目建设和审批流程。刘汉元表示,在施工安装方面,分布式光伏电站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建议国家简化操作流程与安装难度,化繁为简,合多为一,从而降低家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施工的资质要求,提高执行效率,降低操作成本。建议出台全国统一的并网服务流程,简化相关手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