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产业公司
 

2015年3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一座文化综合体
就是为了让剧院“不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霂轶

建一座文化综合体就是为了让剧院“不死”

对于有着15年演出经验的张颖来说,建一座剧院是一直以来的梦想,但这并不是容易的事。

壹佰剧院的创立时间是2011年,而张颖带领团队开始做演出是从2001年开始。这15年的演出常常受到“没有标准剧场”的问题困扰,张颖所创建的壹佰剧院起初最简单的目标就是给自己做演出有个场地。不同业态间的相互引流

“2010年开始筹划,注册公司、实地调研、考察;2011年9月16日拿下廊坊项目的地块;2012年10月奠基,到今天项目主体基本完工。”张颖说“这四年,一点点真正做下来,壹佰剧院已经从一个梦想、从一张张图纸真正变为实物落地。”

其实,一开始只是想建一座剧院,建一个文化综合体是为了让剧院“不死”。具有多年经验的张颖很明白,在三线城市,如果只是做单一的项目“必死”,只有把咖啡馆、剧院、商街等聚集在一起才可以存活,“我们的文化综合体是有电影院的,它是可以利用剧院资源的,咖啡厅之类的配套也是共享的,是有利于剧院运营的。”

在张颖看来,看剧的同时,逛街、喝咖啡、吃饭是普通人“再自然不过”的需求,如此,剧院的配套中,商街、餐厅、咖啡馆显得必不可少,这既满足了“人文需求”,又提升了建筑对于空间的兼容性,具有一定规模效应,不同项目也可以相互引流。

当然,项目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剧院上,在此之前,由文化综合体所衍生的新业态分担剧院的运营,最终达到一体化,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壹佰剧院的持续运营。目前在建的廊坊壹佰剧院文化综合体将于今年年底运营,希望以此为起点,“壹佰剧院”能慢慢地进驻“壹佰”个三线城市。先文化后商业的融合

剧院文化和商业经济的融合,且先文化,后商业的融合是壹佰剧院的设想,很多人难以理解。而在张颖看来,以壹佰剧院为核心的文化综合体是商业先养文化,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来反哺商业。

张颖预想,在这样的规划下,壹佰剧院文化综合体将成为具备多项服务的公共中心、生活中心和社交中心。在剧院文化综合体的大前提下,将形成产业组合,并衍生强关联性的文化新业态,以此刺激文化消费,这将大大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此,壹佰剧院专门建立文创产业写字楼,以产业协会为核心,吸引文化创意相关企业入驻,并整合文创产业相关优惠政策,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使这里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孵化中心。

此外,壹佰剧院的艺术SOHO还通过免租金的形式吸引艺术家入驻,24小时不打烊的商街,以“喜文化”为核心的婚庆全产业链服务区都具有强烈的壹佰特色———将梦想注入文化和商业。

在众多产业下,壹佰梦想国、文创产业写字楼等将如期发展,相互促进,通力合作,基于剧院和廊坊的生活发展模式,这里将产生廊坊一直缺少的双重中心———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您愿不愿意为我鼓掌?

1月底,壹佰剧院已经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挂牌。实际上,壹佰剧院所在的新三板融资功能也很弱,张颖明白,如果要在资本市场争得一席之地,转到主板是上上策。

张颖表示,现在廊坊壹佰剧院并不缺钱,前些年,她做企划做得风生水起的,公司也有投资人,就壹佰剧院连锁而言,相对政府的资金支持来说,张颖更看重政府的政策支持。

作为廊坊市的政协常委,张颖在五年前便提过相关提案,“每年的惠民演出,政府不一定要亲力亲为,可以政府采购或补贴演出票房,政府只要做好调控就行了。”张颖所说的政府已经慢慢重视起来,她提到政府现在在做的博物馆、非遗展览厅和文化馆,尤其让她振奋的是国务院此前推出的政策,“国务院新推的政策很好,指出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而政府会给相应的补贴,这样的话投资公共文化设施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今年,壹佰剧院将成立若干个基金,比如壹佰和政府成立演出基金,在壹佰和政府投入资金的基础上,接受社会企业上的一些捐助,最后补贴给到廊坊做演出的剧场组,张颖想通过这样规范市场,“100元钱的票可以补贴50元,只要你把票卖出去,就给补贴,这个促进大家看演出,企业也愿意进来做。还会成立若干个子项基金,戏剧、歌剧,当然这个肯定是市场纯公益的这个基金,用来反哺到老百姓身上。”

在三线城市普及剧院文化可以说是一件极具难度的事情,张颖和《中国企业报》记者打趣道,“在廊坊,没有人会做个剧院还专门建个大厦,还做配套做运营,但是我愿意去做这个事情。”

2014年,沧州等地的壹佰剧院文化综合体已经开始筹备,张颖想在未来把“壹佰商业模式”复制到其他三线城市,以此带动三线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张颖的“乌托邦”,也是张颖一直在继续的事业。正如壹佰剧院的宣传册上的一句话,“如果我说这是一个梦想,您愿不愿意为我鼓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