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两会·国有企业改革8大模式调查与探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两会·国有企业改革8大模式调查与探析
 

2015年3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改革:行政化与市场化的纠结

来源:中国企业报  

国企改革:行政化与市场化的纠结

(上接第一版)

为了让一少部分留下来的国企活得更好,中国经济付出了巨大而艰难的代价。首先是数千万国企职工几乎是无偿下岗,不但是至今仍有大量下岗工人衣食无着,更严重的是开了国家对国企工人不讲信用的先例,让国家的信用体系受到严重的破坏。第二是以破产或债转股的方式,让国有企业大量逃废银行和私营部门的债务,把大量不良资产剥离、转嫁到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是把股市的运营目标定义为帮助国企脱困,使中国股市先天的基因中就带有“圈钱市”的成分,至今依然是积重难返。第四是不规范的改革,既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也使得一大批有能力的官员和企业家锒铛入狱。

除了由于上一轮改革减轻了包袱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实行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能够大量使用廉价的土地资源、资金资源,甚至是行政资源,也是近年来国企得以大规模扩张的重要原因。换而言之,国企成长背后的非市场力量远远大于市场性的力量。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再靠规模扩张的方式发展壮大已经没有可能,大量国企开始显现出疲态。201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500强企业中共有43家亏损企业,其中42家为国有企业。A股亏损王的头衔几乎是一直由国企蝉联。最新的调查显示,2014年辽宁国企的亏损面高达50%。可以断言,国企病的发作,已经使国企的亏损呈现出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国企改革已经没有时间可以回旋。

对于国企,特别是特大型国企,最简单的改革方法是先通过拆分,缩小规模后,再引入市场机制。包括对于现在被广泛认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同样是在规模小的国企中更容易实现。在特大规模的国企中,引入远不能与国有股本匹敌的非国有股本,不足以抗衡国企中非市场机制的强大惯性,引入市场机制的目的也无法实现。

国企改革面临着路径选择的难题,但我们必须明确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一定是市场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都可以选择;而所有背离这一目标的路径都应当废弃。尽管那种改革的结果暂时看起来可能很合民意,暂时会让国企的规模变得更大、利润变得更高,但国有企业改革要的是“返老还童”,而不是“回光返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