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
行政化与市场化的纠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国企改革:行政化与市场化的纠结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国企改革明确表态,即“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他表示,将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如果国企是真正的企业,那么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毫无疑问一定是要市场化。但目前的改革却更多是采用行政化的手段。无论是央企高管的薪酬制度改革、南车和北车的合并以及传说中的未来由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要由目前的112家重组为30—50家,这里面基本看不到市场力量的因素,更多是行政干预和命令的结果。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巨大能量,让市场机制失灵,非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无法推动其变革。但这里又会出现一个严重的悖论———用行政手段推动的改革,会让国企植入市场化的基因吗?
国企改革的第一难题,来自于其巨大的体量。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质量越大物体其惯性越大。在2012年央企的总营收达到22.5万亿元,接近当年中国GDP(51.9万亿元)的一半,而民企500强的总营收才仅有9.3万亿元。更直观的表现是,中石化和中石油的营收分别相当于在全国GDP排名中第五名的河南和第六名的河北。这样巨大的体量所产生的能量,让所有市场化的力量在央企内部化于无形,甚至于有能量与行政体系进行抗衡和博弈。
如果央企数量真的由目前的100多家重组为30—50家,央企就有可能成为国中之国。不但是大到不能倒,而且是会大到不能改。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去国企工作依然采取“世袭”的方式,因为子女不再能够无条件“接班”,老牌国企大庆油田的职工居然会抗议,都说明国企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制度中的“飞地”。其利益和运行方式已经严重固化,而且体量越大的企业,其固化的程度就越高,与外部力量抗衡的能量就越大越强。
这也就是说,如果用行政化的手段去推动国企重组,让单个国企的体量变得更大的话,对于该国企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这样就会得出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推论:用改革让改革变得更困难。
不言而喻,目前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强势地位是由上一轮国企改革奠定的。上世纪90年代国企的艰难困境,是当初进行国企改革的理由和动力。当时官方对于国企的描述是: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持平;三分之一亏损,也就是所谓3个三分之一。而实际运行中,国企的困难更大。(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