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区域经济
 

2015年3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建筑企业“拯救万顷森林”的战略践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彭彤何淳勇

一家建筑企业“拯救万顷森林”的战略践行

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抚州市委书记龚建华,抚州市市长张和平等领导到中阳建设集团考察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以绿色建筑行动来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这是一个机遇,千载难逢!中阳建设集团立足自身转型发展,秉着一份社会责任,投上亿元巨资,着手研发并投入生产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新型建筑塑料复合模板,不经意间,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绿色工业的示范企业。

顺势而为,引领行业创新

我国林木资源缺乏,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木材消费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国内木材供需缺口将达到3亿—3.5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我国塑料年产量超过2000多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每年产生的废旧塑料在240万吨—480万吨左右。找到一种经济有效、规模化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的方法,来降低或消除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成为必要。

2005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鼓励发展木材节约和代用及再生资源回收的政策。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2011年,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明确要重点开发和推广废塑料回收再生制品。

建筑行业是我国工业部门木材消耗的第一大用户。据统计,建筑行业使用的木材总量占工业部门木材总消耗量的70%以上。每年建筑施工模板消耗木材约为400万立方米(相当于3.3亿平方米12毫米厚的木胶合模板木材用量)。建筑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用工量的30~40%,工期的50%,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

中阳建设集团顺势而为、敢为人先,认准模板创新主攻方向,与科研单位通力合作,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后,终于研制成功新型建筑塑料复合模板,成为继木模板、钢模板和竹木胶合模板三大传统模板之后的新一代混凝土模板。

2014年底,中阳建设集团编制的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塑料复合模板工程技术规程》通过住建部审查并正式发布,此举一方面确定了中阳在业内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为产品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打下扎实基础。

经济实用,抢滩绿色蓝海

中阳建筑塑料复合模板以PVC废料作为主体材料,利用农作物秸秆和木屑边角料加工的木质纤维、轻钙等为填料,并添加各种助剂改性,共挤发泡成型,使用效果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木模板和竹、木胶合模板,达到国内模板行业顶尖水平,打开了绿色建材市场一片蓝海。与其他模板相比,建筑塑料复合模板集环保、耐用、成本低廉、易维护、施工简便等功能于一身,具备诸多创新,包括:自重轻(密度仅为0.60克/立方厘米—0.70克/立方厘米),可塑性强,表面光滑,无需脱模剂,脱模效果好。光面模板可以做清水墙面,减少粉刷厚度,同时,还可通过压纹工艺制成“麻面”,形成各种使用效果。其安全性能好、防火性能优异、绿色环保无污染。生产及使用后的废料及边角料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既大量节约了木材资源,又充分利用了废弃塑料,生产过程无污染,能耗低,完全符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极好的绿色工业示范项目。

从使用成本与其他模板对比来看,以每平方米12毫米厚模板为例,建筑塑料复合模板市场价格为90元/平方米,周转次数≥25次,单次成本≤3.6元/平方米,低于全塑木板的6元/平方米、竹胶板的5元/平方米、木模板的4.8元/平方米、钢模板的10元/平方米。产品综合质量最佳,单次成本也最低,综合效益最好。

拯救森林,倡导低碳工程

塑料建筑模板在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进行了很好的应用,并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不仅是因为其产品本身的优异性能,更重要的是其对资源可循环利用和对环境保护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阳建设集团对该项目的投资生产,按项目一期建设三十条生产线,年产厚度15毫米、540万平方米塑料复合建筑模板计算,年产模板为8.1万立方米,按1立方米模板可节约原木3立方米计算,即年节约原木约24.3万立方米,按每公顷森林约84立方米原木计算,可节约964公顷的森林面积,社会效益明显。为此,江西省住建厅专门召开了全省推广大会,要求在江西全省范围进行推广。

在全国倡导“低碳生活”、“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推广应用塑料建筑模板,“以塑代木”、“以塑代钢”,既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量,更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有效的举措,对发展绿色工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