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通缩临近、甚至来临,也是暂时的,成不了什么气候。换言之,中国陷入真正通缩的可能性不大,对此重在做好防范和把控,而不是慌了手脚,病急乱投医。
通缩临近,我们最忌讳额外“放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开伟国栋
通缩临近,我们最忌讳额外“放水”
据报道,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2月25日刊发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秘书长詹向阳评论文章称,从目前国内经济与货币的实际情况和数据来看,通缩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文章表示,尽管中国目前货币、信贷存量巨大,但是在被过剩产能、无效投资以及非实体经济的高回报领域大量挤占的情况下,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领域、具有流动性的货币资金其实相对不足。
此前,对于1月份CPI、PPI低于预期就有人表示担忧:虽然我国当前的CPI依然为正,并没有达到定义中“通缩”状态,但各种迹象表明,总量经济正在滑入全面通缩的状态。而今,又有学者在《金融时报》刊文称通缩离我们已经很近了。客观而言,这些看法和观点都是基于现实和数据的考量,很有道理。问题在于如何权衡利弊,做好应对。
从当前看,应消除三种不良倾向:一是消除麻木不仁倾向。不能被目前巨额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巨大存量表象迷惑,对通缩表现出无所谓心态。2014年末我国M2余额虽达122.84万亿元,但增速放缓,且货币供应量发挥经济增长功效降低。尤其是巨额贷款被许多企业盲目扩张导致大量经营失败占用,已失去了流动性。因此,政府决策层及经济职能部门既要有危机感,又要消除无所作为心态,积极出台各种应对措施,灵活实施货币财政政策,发挥货币财政政策抵消通缩功效。
二消除货币万能倾向。不能中扩张货币政策之邪,过分迷恋或倚重降准降息之功效。降准降息虽具有刺激工业生产反弹、缓解实体经济资金之困功效,并对巩固经济增长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宽松货币政策是把“双刃剑”,如果无度使用,虽会缓释通缩,但必然会带来货币贬值,加快通胀风险来临,尤其如果对商业银行资金缺乏引导和监督,大量资金流向楼市、股市及产能过剩、“三高”产业,会更增加社会资金无效流动,不仅无助于改变当前通缩局势,还使银行出现更多不良信贷资产,带来严重经济“后遗症”。
三是消除财政“兜底”倾向。不能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当做抵制通缩的最后“杀手锏”,要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使用效益。如果通过发行国债等手段盲目扩大财政赤字,一味追求投资拉动效应,将大量财政资金投向回报期长、见效低的基础设施项目,再走过去政府和国有垄断企业投资老路,会导致投资低效症复发,只会把财政拖入困境。
笔者以为,即便通缩临近、甚至来临,也是暂时的,成不了什么气候。换言之,中国陷入真正通缩的可能性不大,对此重在做好防范和把控,而不是慌了手脚,病急乱投医。
事实上,我们只是简单地知道或接受经济不能陷入通缩的观点。其实通缩也并非一无是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能够从价格下跌中获益。比如消费者可买到更便宜货就不说了,PPI的通缩在压降工业企业毛利润的同时,也在加速中国制造业的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是种利好。
就眼下而言,货币、信贷存量巨大,只是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领域、具有流动性的货币资金其实相对不足。同时,外汇占款减少导致基础货币的投放减弱,银行吸存能力和放贷能力下降,导致货币总量呈现下降趋势。这需要对症下药,加速被挤占资金的回笼和增加外汇占款,而不是额外再行“放水”。若对已有大量的货币都束手无策,一见通缩来临就知道降息降准,盲目向市场投放货币,绝非上策,甚至可能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