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金融投资
 

2015年3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监管明确捧热P2P
各路产业资本加码入场掘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监管明确捧热P2P各路产业资本加码入场掘金

王利博制图

抢滩金融成为近期产业大鳄争相上演的重头戏。

而《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在传统金融大多有牌照限制的局面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一些产业资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不少产业资本大佬垂涎于P2P市场的新蛋糕,并纷纷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提前布局。

产业大鳄进军金融领域

2月初,泛海控股抛出高达120亿元的募资方案,在巩固主业的同时,将其中50亿元用于增资子公司民生证券;同时,泛海控股还出资不超过17.85亿元购买民安财险部分股权。

据了解,泛海控股2014年开始战略转型,打造“房地产+金融+战略投资”的业务平台,承接大股东优质金融资产,陆续收购了民生证券73%股权,参与民生信托增资计划持股25%,提出收购民安财险51%股权的投资计划。

事实上,泛海控股仅是近期产业资本抢滩金融的一个缩影。

1月,天茂集团则抛出募资近百亿的定增方案,用于收购国华人寿43.86%的股权。天茂集团此前持有国华人寿7.14%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天茂集团持股比例将增至51%,达到对国华人寿的绝对控股。

事实上,短短三个月间,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以各种方式涉足金融,累计涉及资金超过1000亿元。

产融结合是大势所趋

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目前产业资本流动有两个倾向:一是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布局,在海外进行资本输出;另一个是在国内进行战略性并购重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在经济下行,工业产能过剩以及房地产不景气的背景下,迫使产业资本做出相应的反应,而高频度流动进入金融领域则是重要的反应之一。”董登新表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市场资深人士张艳军则认为,产业资本此时高频进入金融领域时机和价格都十分合适。

“现在金融估值普遍偏低,但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利润增速相比其他行业是靠前的,产业资本放到自己主业可能获得的利润增速不及投入到金融领域那样多。”张艳军表示。

张艳军表示,其他的金融行业,包括券商和保险,具有成长和周期属性,产业资本介入意愿强烈,产业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展开对本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性洗牌。

“以保险为例,如:‘混改’初露端倪,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新‘国十条’的颁布,确立了保险行业迈入全新历史机遇期,资本对于介入保险公司股权具有强烈意愿。”张艳军表示。

部分产业资本

弯道超车布局P2P

《中国企业报》记者发现,除传统金融以外,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正越来越多地聚焦资本大佬的目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金融大多有牌照限制,这对中小规模的上市公司是一个极高的门槛。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模式给了一些产业资本弯道超车的机会。

供应链金融在上市公司系平台中体现尤其突出。以熊猫烟花为例,去年七月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银湖网的大额标的80%都来自熊猫烟花的供应链企业借款。

熊猫烟花董事长赵伟平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如是表示:“我认为这(P2P)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也是享受到了现在改革开放的红利。过去任何行业没有金融牌照,是没法从事金融业务的,这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我想,2015年参与到这个领域来的企业会更多,背景也会更强大。”

事实上,产业资本入驻互联网金融的案例层出不穷。

2014年11月下旬,勤上光电连发公告,拟增资7月参股的好又贷平台,签订供应链金融合作协议,好又贷平台给予勤上光电上下游企业5亿元的授信额度,即时启动供应链金融合作,同时设1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随后三六五网公告,拟投资1.2亿元设立P2P服务平台,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

2014年10月15日,联想旗下风险投资基金君联资本宣布以千万级别美元入股网贷天眼。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业资本弯道超车入场P2P领域,一方面是P2P行业市场整体火爆,巨大市场需求和收益令“吸金效应”显现;另一方面,实业企业自身需要转型,意图通过引入P2P网贷通道,来整合线下机构融资,并加速供应链内商流、物流、资金流运转效率,这也使得“供应链金融”成为产业资本吸纳P2P平台的重要内容。

1月20日,银监会宣布进行机构调整,这也是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来的首次机构大调整。其中,新设立的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部,其职能为“牵头推进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监管的范围或涵盖小贷协会、融资性担保以及P2P网贷等。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监管“归属”的明确,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政策法规将加速出台,未来P2P行业的投资将变得更有价值。

“各界社会资本都在进军P2P行业,未来的举动可能会更加频繁。多家产业资本通过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帮助其经销商贷款周转,而部分产业资本自身把控着货源,从而使整个产业链更加完善,业务形成闭环。”张艳军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