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电商产业园:
“城市商潮的“世界之最”面临功能配套、人才和企业融资三大掣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长新本报记者赵玲玲
聊城电商产业园:“城市商潮的“世界之最”面临功能配套、人才和企业融资三大掣肘
聊城,这座坐落在古老运河边上的城市,历史上是以纺织服装、轴承配件、机械加工等传统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品种单一。然而近几年,随着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园区的相继落户,使得这片古老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气。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便是这“生气”焕发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打造功能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全球首个3D网上购物商城———聚世汇3D商城、国内最大的单品电子商务聚集平台———中国网库、鲁西首席一站式钢铁现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汇通国际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这些国内外首屈一指的电商平台界的“凤凰”统统被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收入“巢穴”,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在试水把聊城这个“城市工厂”变成“城市商场”。
2014年8月,投资约30亿元的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在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通智慧创新大厦正式启动运营。在成立之初,园区的目标就十分明确。“我们的园区定位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致力于打造聊城市首个针对电子商务领域网络信息技术前沿共享、网络营销、国际贸易、仓储物流、服务外包、企业孵化、人才培训、创业就业等服务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平台。”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广平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如是表示。
“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是基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谈及电商园的创建初衷,杨广平颇为感慨,“聊城市电子商务近年来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也日益增强,但是也面临着电子商务运营机构较少、规模较小,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聚集发展效应等一些制约因素。因此,急需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但是,这并不是园区的最终目标。“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标准和要求规划建设、分步实施融电商营运中心、实体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科技孵化中心五大中心功能区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可解决就业人员4000余人,约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利税10亿元。”杨广平说。政企合力:给力电商企业创业发展
没有资金也可以开公司、当老板,许多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是在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里,这已不是神话。
2014年,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出台《关于加快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和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与发展的扶持政策》,每年安排1600万元专项资金,着力扶持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同时,园区被省人社部门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园。
据了解,入驻园区电商企业可享受开发区管委会给予的销售业绩经营奖励、龙头自主研发产品电商建设、自建第三方交易支付平台奖励、上级扶持资金本级配套等优惠政策,同时,人社部门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补贴、YBC资金扶持等补贴。2014年,共有63家电商企业得到了房屋租赁补贴,46家企业享受了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创业岗位补贴。
“尤其是对毕业大学生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电商行业,政府和企业给予的扶持更是不遗余力的。”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贸发展局副局长郝丽娟强调说。
据她介绍,园区与聊城大学、山东金领电子商务公司、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及辖区经信部门确定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生在园区开办电子商务企业的,可享受第二年办公房租100%补贴、第三年办公房租50%补贴。打破掣肘:尚需政策多重扶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政府已经在政策、资金上扶持电商发展,也确实起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来说,掣肘仍然存在。
据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总经理周建青介绍,园区已经开通了市区至电商产业园的电商公交专线,但园区功能配套和生活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他建议,下一步政府可统一为园区配备具有特色的电商公交大巴,延长公交车运营时间;尽快规划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的仓储区;出台扶持政策,引导主要快递公司在电子商务产业园内设立营业网点;督促三大运营商在附近增设基站,尽快提升网络通信保障能力等,更全面地为园区内企业、入驻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此外,在周建青看来,融资与人才的制约也是影响电商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多数企业处于初创阶段,融资困难,而且电商企业要求管理信息人员能够运用现代管理思想把信息技术与企业的营运组织有机地整合起来,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系统进行应用协调。它涉及企业采购、生产、营销、服务各个工作流程,加大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先决因素。”
对此,周建青建议,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入园企业创新与发展,政府应该出台对电商园区内企业融资、贷款的优惠政策,适度提高授信额度,并在聊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营业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