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两会·中国产业园区2015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两会·中国产业园区2015
 

2015年3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未来开发区的发展,低垂的果子正在不断地消失,所幸,国家“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为未来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未来开发区的想象空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汤继强

未来开发区的想象空间

开发区在中国主要以八种形式存在:高新区、经开区、保税区、边境合作区、出口加工区、旅游度假区、物流园区和国家级新区,广义地讲,还应该包括自由贸易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截至目前,国家级的高新区有115个、经开区198个、国家级新区11个,如果再加上省级开发区共有1500多个,如果再把市县级及以下的都算上就数不胜数了。

邓小平曾经给开发区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特别对高新区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宏伟目标,这些已经并始终成为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宗旨。

以国家高新区为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高新区已经或正在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基于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意识、政策支撑等多方面差异,国家高新区主要呈现五种发展模式:

一是基于丰富的科教智力资源,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类开发区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为代表。

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跨国公司入驻,形成企业空间集聚,加速产业集群形成,以上海张江高新区为代表。

三是区域创业文化氛围浓郁,高科技领域内创业企业支撑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先发展,此类以深圳高新区为代表。

四是承接台港日韩等地区制造业转移,迅速做大园区经济体量,以苏州、无锡等地高新区为代表。

五是依靠招商引资、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双轮驱动、快速发展,以中西部省会中心城市高新区为代表,比如成都、西安高新区。

高新区无论是总体定位还是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也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之道。例如成都高新区,2014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178.2亿元,增长13.6%;其经济密度得到极大提升,每平方公里经济产出9.06亿元,是四川全省的155倍,成都市的11倍;若与四川省21个市州相比,成都高新区GDP总量可位列第11位,增速则排名第一。它用占四川省万分之2.67的面积,贡献了四川省4.1%的产业增加值;用占成都市百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占成都11.7%的产业增加值。其人均GDP达3.2万美元,对比IMF发布的数据,与2013年排名全球第27位的以色列持平,排在紧随其后的西班牙之前;新增世界500强企业8家,总数达102家;成都高新综保区高新园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居全国综保区第三、西部第一。可以说,成都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内陆地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成功典范。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预测中国将在2027年赶超美国———这是目前预测的最早时间。如果这一预测是正确的,那么毫无疑问,仍然取决于将来的中国开发区的建设。但我也认为,这有赖于好的想法———更新我们关于开发区建设的知识基础。

在曾经做过的探讨中,本人谈到了开发区建设的六个维度:经济的密度、产业的维度、市场的维度、金融的维度、体验的维度以及幸福的维度。我想,在开发区建设中,即使是从不思考理论的最蛮干的实干家,依然也要为这六个维度有所触动。

在这里,我还想对产业的维度作特别的阐述。一个核心问题是,从产业发展上讲,30年来的开发区建设,几乎吃尽了中国工业化史上所有低处易摘的果子,无论是廉价的土地也好,巨大的人口红利也罢,以及环境的消耗和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从中国资本市场上传来的消息是,近年来上市公司取得同样的利润要消耗比以往多得多的资本,还有一个市场统计数据,中国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从上世纪90年末不足10%,上升到2010年的70%左右,这些可不是未来开发区建设的好消息。因此,未来的开发区发展,尽管工业化、城市化的机遇仍在,但低垂的果子在不断地消失,我们将不得不面对采摘地势相对较高森林里果实的事实。意识到这一点,对于未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土地刚性约束,地方政府推动开发区建设的债务极限和风险,以及全球经济大潮中不时游弋的黑天鹅———可能是主权债务危机,也可能是更加恶化的外部需求环境,我们都不要表示太大的惊讶。

未来的开发区建设要勇于攀登技术的高原,这需要我们有强健的体魄,也需要有更加坚定的勇气,这也是摘果子的难度。同时,仍然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办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这个话正面讲可能显得太宽泛而无实际内容,如果从反面讲就更加印象深刻了,封闭起来发展产业,就好比是“零和博弈”的赌博游戏,没有根本的增加值,至多是一种自娱自乐。

当然,对外开放也不是过去那种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做法,需要加以改良———大规模承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转移。国家“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为开发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围绕“高铁新丝路”的建设,可以极大地纾解国内过剩的产能,为“走出去”战略注入新的期待,同时,资本、人才和资源的盘活均有了新的活力源泉。还有,在开发区内积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这也是国家审时度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科学分析判断以后,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主动作为,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

这些宏伟战略的推进和实施,都为寻找开发区发展的新动力提供了最佳答案。关键是,开发区准备好了吗?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