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2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重组再加速,谁是下一个被重组的“央企”?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央企重组再加速,谁是下一个被重组的“央企”?

(上接G01版)2014年11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12月30日,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同时公告,双方的合并将采用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进行。两个月后,国家核电与中电投就跟上了“前辈们”的脚步。为什么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有6家央企频繁上演一场场整合“大戏”?“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的迅速壮大,其业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个行业出现几家央企的局面十分正常。为了避免同业竞争,资源要素必然要向大企业集中。此外,随着国企结构调整的推进,整个国企的核心竞争力都在由大向强转变,进行合并重组,强化主营业务,也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吴金希称。

其实,早在2003年,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就给国企改革定下了培育30户到50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在2003年至2014年的11年间,国资委的央企重组“作业”从来没有停过。期间,共有80多家央企被重组兼并。

在吴金希看来,“央企重组经历了自愿重组、国资委主导、成熟一家重组一家”三个阶段。虽然在此过程中,央企重组的脚步有所放缓,但是方向和目标是不会变的。国家核电与中电投绝对不会是最后两家合并的央企。

央企重组模式:

自愿或“指腹为婚”

包括郭凡礼在内的多位国资专家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新一轮央企重组较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市场规律,降低行政直接干预,增加企业决策权。

“央企重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重组后的央企按照市场规律运营,降低行政对央企的影响。但是能否彻底实现政企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等仍是一个难点。”郭凡礼说。

对此,有报道称,国资委给自己开出了三个方子:一是真正回归“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角色;二是强化监事会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职能,成为类似银监会的外部监管机构;三是走类似中央汇金公司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路径,从管资产变为管资本。

“除了把权力放给企业,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外,重组模式的确定、股权如何进行调整、管理层如何安排等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位央企内部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该人士称,央企重组之后,一方合并到另一方,牵涉到利益调整,谁都不愿意被合并。尤其是央企负责人,情愿保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想权力被收回。

鉴于央企重组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郭凡礼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央企重组过程中,第一要注意央企资产流失问题;第二,促使重组过程的公平合法,保障企业的话语权;第三,完善重组后的监管制度,合理监督企业行为。

至于未来央企重组的方式,吴金希称,“一方面依赖于央企自愿进行资源整合,另外一方面,恐怕国资委要根据国家战略的调整,‘指腹为婚’,为相关央企找婆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