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2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资一周要闻(2015.02.09—02.13)

来源:中国企业报  

国资一周要闻(2015.02.09—02.13)

1.部分央企老总月薪降至万元以内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证券日报》2月11日报道,国资委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提出,2015年利润总额下降的央企,工资总额不能增长。关于工资水平,通知中提到,企业利润总额目标值比上年增长的,工资总额按照行业工资增长调控线适用范围合理确定,而对于利润目标值下降的,同口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我国A股市场中共有277家央企概念上市公司,目前发布年报预告的共有138家,其中56家利润下滑,一位大型金融集团副总,2015年刚拿到手的月薪仅6000元。

点评: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央企的工资收入包括奖金要和企业的绩效挂钩,如果企业的利润下滑不涨工资,符合企业管理的普遍要求,这一点并不奇怪。不过,企业的利润下滑有各种原因,有些是由于企业自身不努力,有的是由于客观条件太差,有的是由于特殊情况造成的,而这就要从各个企业来看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2.油企海外收购央企休息民资接力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每日经济新闻》2月11日报道,作为投资海外油气资产的主力军,“三桶油”去年全年新项目收购金额不足30亿美元,相比2013年下降了90%。相反,去年民企海外投资表现得更加活跃,意向投资额较2013年增长超一倍。2013年,中国民企在海外油气投资便达到了10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投资额度达到了22亿美元。尽管其他民企总的海外权益产量不足1000万吨,但在2014年的海外油气并购上表现相当活跃。早在油价下跌之前,民企便已经开展收购。

点评:“三桶油”步伐放缓主要是对海外业务发展战略转型的考虑,“三桶油”从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海外资产的效益。“三桶油”前几年快速扩张海外业务,收购的海外资产已经较多,需要一定的消化与整合。而民企之所以在海外进行油气投资,主要是因为油气产业在国内相对垄断,投资机会较少,而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前景也不如国外,而许多主营业务并非能源的民企投资油气也是想要多元化发展。3.通过改革压缩国企腐败空间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长江日报》近日报道,中央巡视组最近公布的对中国神华、中国联通、中石化、中国船舶、中国海运、东风汽车等中央直属企业的专项巡视情况,揭露了发生在央企内部的种种腐败行为。透过巡视组简单的描述可以看出,集中了庞大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一些腐败分子“靠山吃山”的围猎目标。从中央巡视组揭露的材料来看,一些掌握了国企高管权力的贪腐分子从事各种官官勾结、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政商交易,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在企业正常的经营销售或股权运作中,高管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所谓“市场化路径”向配偶、子女、亲戚、老乡或其他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

点评:国企反腐,一方面需要按照执政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对贪腐分子进行严肃处理,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对现行的国企管理路径进行深刻的剖析,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方式。通过改革,让国企能够真正转变为一个与其他资本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不再是依赖对市场资源的占有来获得,国企的经营真正按市场化的模式来展开,国企高管能够通过弄权获取非法私人利益的空间也就可以有效地堵塞。4.国企改革顶层方案或两会后出台

关注指数:★★★传播指数:★★★

事件:据《经济参考报》2月13日报道,国企改革的顶层方案经过数轮讨论和修改,有望在两会后出台,国企改革混改门槛将进一步放宽,竞争性领域所有制资本参与的股权比例限制也将进一步放宽。值得注意的是,在央企之外的国企改革另一个重镇,31省份在召开地方两会时都勾勒出了2015年地方国资改革的蓝图,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分类改革”、“整体上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等内容,或将撬动24万亿市值。

点评:目前来看,国有企业之间相互交叉持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是要看其引入民资、外资等其他所有制资本的比例和程度,这也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所在。在混改比例上,国企改革将进一步加大向民资开放力度。在竞争性领域,国资投资运营机构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或根据投资收益最大化引入战略投资者,不要求绝对控股。(整理人:王雅静)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