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第24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2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石化:10年时间转化成科学型服务公司傅成玉定位中石化:工业生产服务+消费服务,畅想“将来加油不花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国明

中石化:10年时间转化成科学型服务公司傅成玉定位中石化:工业生产服务+消费服务,畅想“将来加油不花钱”

2014年,国际油价悬崖式下跌,从每桶100多美元降到50多美元,石油企业正面临“一种深深的危机感”。

世界能源格局在改变,常规能源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新闻发言人、思想工作部主任吕大鹏在2014年度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新常态下,作为能源企业需要有所判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企业需要新动力。

在日前召开的中石化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指出,中石化未来要实现三个转变。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国企活力

目前的经济结构正发生变化,以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正走低,第三产业正在不断提升。吕大鹏坦言,过去,类似于中石化的产品供不应求,现在则出现销售困难,已连续多年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产能过剩已然出现,落实产能淘汰势在必行。吕大鹏告诉记者,从中石化炼油来看,目前的炼油能力已经达到7.8亿吨,但产能利用率只能达到68%。也就是说,大概有32%的产能是过剩的。如此推算,有相当一批中小炼油企业面临被淘汰,或者必须升级,否则难以为继。

我国目前有多个自贸区正在谈判,从初步谈判的结果来看,重心均为偏中东一带。“而中东地区的原油,他们的产出成本低,跟我们相比,非常具有竞争力,一旦进入我国,会对我们造成非常大的竞争挤压,这不可避免。”吕大鹏坦言。

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的承载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限。形势要求所有企业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中石化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部主任耿成辉透露,2014年,中石化在228个亿投资里头已经投了115.7个亿,已经开展的环境治理项目达533个,分别占整个投资的52.9%和71.7%。

因此,“在发展方式上,从粗放型外延式的增长向内涵式的发展转移。”吕大鹏透露,“中石化未来可能大量的上装置,高处建炼油厂、化工厂的可能性还存在,但是不会像过去速度那么快。”

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时不我待。吕大鹏表示,中石化原来主要是石油化工业,下一步可能调整成部分产业构成,可能除石油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天然气,包括现在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液燃气,包括地热。

而这些改变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从而激发活力。2014年中石化大张旗鼓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拿出最具有活力、效益最好的加油站,3万个加油站和一些便利店,吸纳了25个合作伙伴,让大家共同发展这一块。这是一种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此激发国企活力。”吕大鹏表示。

未来加油不花钱

“羊毛”出在“猪”身上

傅成玉在谈及中石化转型发展时这样说道,“中石化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靠规模扩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靠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实现提质增效升级的集约型内涵式发展;二是从“石油+化工”的大产业结构转向“能源+材料”的大产业结构;三是从主要靠加工制造创造价值转向主要靠技术创新和服务增加价值。”

2014年,中石化几度成为明星企业,尤其是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傅成玉说:“我们搞销售公司的重组改革,不是借用‘混改’的名字,而是为了中石化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引进外资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它来改变我们内部的体制机制,实现转型发展。有了互联网,再带来大数据,未来,加油站卖油业务会成为副业,因为其他的服务发展空间无限大。引进的1000亿的投资不仅是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投资者都看到中石化的这个平台太好了。非油品销售将来有无限的增长空间,我说将来加油可以不花钱,叫‘羊毛’出在‘猪’身上!”

傅成玉说:“要使加工制造业创造更大价值,必须强化技术研发,靠创新驱动,通过创新来拉动制造业发展,来创造价值。因此,创新驱动要成为引领公司发展的‘火车头’。”

具体说来,“我们希望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石化转化成科学型公司。另一个增值空间大、发展潜力也大的领域是服务———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服务。”傅成玉表示,“从一些世界上领先的制造业企业实践看,其利润主要不是来自产品制造而是来自后期服务。工业生产服务以及为消费者提供的消费服务是企业增值的最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向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转型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还要转化为服务型公司。”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