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资金缺口寄望PPP专家:调动民企积极性是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朱虹
基建资金缺口寄望PPP专家:调动民企积极性是关键
与地方财政息息相关的基建资金来源和地方债风险正引发高度关注。据专家表示,在新预算法对地方融资的约束下,计入存量债务接续在内,拉动今年GDP增速达到7%,尚有3.5万亿元基建资金的缺口。
PPP成填补基建融资
缺口有效路径
财政部公布的2014年财政收支数据显示,2014年,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本级)75860亿元,增长9.9%,自2003年以来,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首次回落至个位数,财政增速“缩水”。有专家表示,在新预算法对地方融资的约束下,计入存量债务接续在内,拉动今年GDP增速达到7%,尚有3.5万亿元基建资金的缺口。
渤海证券相关专家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表示,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整体衰落、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大背景下,财政增速“缩水”成为必然事件。预计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还将延续下行趋势。
而根据2014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今后地方政府性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融资平台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其功能将被PPP模式取代;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都通过债券融资;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规模都要纳入限额管理,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在土地财政收入预期减少、地方债受到规范等背景下,PPP模式成为缓解“土地财政”依赖性、填补地方基建资金缺口的有效路径。
民资对PPP项目
尚存顾虑
自去年底财政部公布总投资规模1800亿元的PPP示范项目以来,不少省份陆续推出省级层面的PPP项目。
截至目前,包括河南、安徽和湖南等在内的八省份已公布了469个PPP试点项目,总投资额达8223亿元。
不过,渤海证券相关专家表示,虽然PPP现在很热,前期通过财政补贴,推出一些试点的可能性较大,但很快放量的可能性较小,至少二季度之前较难。
另有专家指出,从企业角度来看,目前参与的企业还是国企或央企,而该项目最初的设计意愿还是希望民营资本能够进入。但从目前来看,还是央企起到主导作用。民营企业进入的可能性在增加,但进程较慢。因为现在操作层面的指导较少。
据了解,目前民资对于PPP项目尚存观望态度,有参与PPP项目的企业表示,对于政府推出的PPP项目至少要做到“一看二算三进入”,尤其是需要计算项目的收益。
前述渤海证券相关专家指出,民营企业肯定会有一些顾虑,因为从市场角度来讲,他们参与的一些项目收益率不是特别高,但他们的社会融资成本较高。而且PPP项目主要是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利益保障方面也不是特别全面。不过长期来看,民企可能会观察,如果有成功的试点案例,民企也可能会逐步投入。(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