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5年2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基建项目开始“预热”
两会后或大批启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一带一路”基建项目开始“预热”两会后或大批启动

CNS供图

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又有5个基建项目获批复,总金额达到531.4亿元。加上今年1月第一波获批复的2个项目,2015年以来,已有7个基建项目获批复,总金额超过1100亿元。

有专家表示,基建项目的突破口主要是配合我国未来十年的整体规划,国家发改委此次公布的7个基建项目也是直接或间接围绕着“一带一路”等大战略展开。

新增基建投资

或逾2万亿元

1月26日,国家发改委陆续发布对5个项目的批复意见,分别涉及杭州至南京高速公路浙江段改扩建工程、云南省香格里拉至丽江公路、江西赣江新干航电枢纽工程、辽宁省铁岭至本溪公路、贵州省遵义至贵阳公路扩容工程。

7个项目中,4个是公路建设项目,此外还包括1个铁路项目、1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项目和1个航电枢纽项目。

“从历史经验来看,基建的投资增速或者说中央政府稳增长的进程和发改委项目批复数量明显正相关:2014年发改委项目批复的两个集中期,一个是3月,一个是9—12月,均对应了稳增长的工作基调。”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处于大的下行周期中的中国经济近几年的企稳或者改善均与“稳增长”关系较大,基建审批节奏与经济双底走势也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国战略思想库秘书长田云表示,包括现有存量,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10万亿元;只算新增基础设施投资,这个数字也会达到2万亿元以上。

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2014年房地产投资下行,制造业投资不景气,而基础设施投资一枝独秀,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占总投资额16.7%的基础设施投资2014年依然保持高达21.8%的增长。

“政策对冲经济下滑的措施主要还是集中于定向宽松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房地产政策的回归等方面。同时,在改革中寻求短期经济增长兴奋点预计将成为未来政策新的导向。在基础设施投资中,铁路、水利、公共设施等行业的投资均保持平稳。”潘向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一带一路”为突破口,

基建代替房地产

业内人士指出,“一带一路”是本轮基建投资拉动的突破口,而基建投资是配合我国未来十年的整体规划。

在首创财富高级投资经理李亚超看来,今年基建投资相比往年,呈现出新的特点。

“大宗商品价格的震动,促使形成了‘一带一路’这种大型战略,形成‘走出去’的基建投资;而房地产的下滑其实是从侧面‘逼迫’基建投资‘站出来’,弥补前者造成的缺口,这也进一步定义了‘一带一路’的出发点,让基建投资代替房地产投资保持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速。”李亚超表示。

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比较滞后,多数骨干通道存在缺失路段,不少通道等级低、路况差、安全隐患大;一些国家之间铁路技术标准不统一,运输周转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海上航道安全问题频发,海上运输信息合作水平不高。

但专家认为,这种滞后状态既是“一带一路”发展的瓶颈,也是建设的机遇和重要内容。

“基建项目作为上游产业能够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而‘一带一路’所产生的投资、消费并没有覆盖全国,而是留给了其沿线地区。”李亚超表示。

“一带一路”规划

或两会后出台

近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对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前期重点项目主要集中于基建领域。

“‘一带一路’前期重点项目无疑将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具体的规划应该是今年两会后出台,届时将有大批的基建项目会陆续批复。”李亚超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有专家预测,“一带一路”开始进入实施层面,规划出台后,相关的企业将迎来利好。

“作为工程承包建设的主力军,中色股份将借‘一路一带’的契机,不断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色股份总经理王宏前在内部总结会上表示。

据了解,中色股份大股东中色集团拥有在赞比亚开发铜资源的成功经验,因此,未来公司海外工程承包合同业务将与资源外延发展结合,从而形成其核心竞争优势。

对此,广发证券有色行业金属分析师巨国贤表示,目前国家力推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将国内过剩产能转移,同时也是希望通过工程建设,参与到海外资源开发中,最终达到强化我国资源安全的战略目的。

银监会也透露“风向”:要以创新推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去年12月底,平安银行与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平安银行将借助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优势,与云南城投在保险、银行、投资等业务方面开展总额500亿元的项目合作,推动云南省地方经济建设及产业升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