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德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德州
 

2015年1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常态下德州招商谋突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德州市经济合作局调研组

新常态下德州招商谋突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注重质量的“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于以往,比如国务院近日发布通知,取消了针对企业税收的优惠、土地出让金的返还和财政的直接支持,这就意味着过去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吸引外资的方式将不复存在,土地、税收、财政、环境约束趋紧即为新常态。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释放的改革红利以及德州区位优越、生态科技城载体平台以及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利好因素,决定了2015年的德州必将是招商引资转型突破年。 创新方式方法

在国家清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背景下,我们要遵循法律框架和上级文件,积极主动规范旧政策,运用市场办法,打造新优势,创新合作形式和支持途径,再掀招商引资热潮。

一要认真研究新出台的政策。要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导向,掌握国家发展什么、支持什么、限制什么,把握资本流动规律和产业转移动态,明确到哪里引、引什么,特别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产业转移政策,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创新支持招商引资新模式。一是探索设立德州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财政直接支持转向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吸引有实力的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招商引资企业,主要投向新兴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二是探索设立现代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由过去税收土地的优惠政策转化为产业扶持资金的支持,用于支持招商引资企业基础设施配套、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服务民生等各种项目。三是大力推广PPP模式。由过去政府性融资的支持转向社会资本参与的PPP模式的支持。运用政府特许经营权,采取市场化手段,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环保、棚户区改造、养老、教育、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四是拿出部分土地指标市级统筹,对大项目、好项目给予倾斜扶持,真正破解土地资源匮乏瓶颈。

三要创新拓展经济合作方式。扩大招商引资内涵和外延,使科技、金融、人才与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要坚持节约集约的原则,在促进现有企业壮大发展上找好投资商,选好合作企业,拓宽合作领域、盘活企业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财政税源。

在当前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投资乏力的情况下,产业招商重点应放在国家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招商重点放在国内知名电商、消费电子、医药、养老健康、军工等高成长行业上。

明确主攻方向

招商引资前,一定要研究目标企业规模、发展方向和投资欲望,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地做好预案,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对德州而言,目前的招商引资不能不融入京津冀。要抢抓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重点主攻,与首都经济圈共谋合作发展,尽快启动与北京大兴区共建园区建设,加快与中关村科技型企业的合作,做好北京第二机场等“腾笼换鸟”城市升级外迁企业对接。与天津滨海新区扩大合作,发挥天津自贸区带动作用,加大现代物流企业的引进。

针对德州传统产业占据主导且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的实际,抢抓央企将分批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列好清单,有计划、有目标地推动德州相关企业与中粮集团、中国建材、国药集团等央企合作,通过引进投资、股权改制、企业兼并做大、做优现有产业。

招商引资工作,要善于突出生态科技城主战场作用,要举全市之力集中突破生态科技城建设,以此为载体,形成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集中培植招商引资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台湾产业园、张江高科示范园、首都经济产业园等片区开发。放大高铁效应,有效发挥建设的太青客运专线后发优势,拓展对蓝色半岛经济区和山西能源改革试验区招商力度。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引导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布局。鼓励县市区、市直部门把招商项目落在生态科技城,力争用5—10年的时间把生态科技城建设成一座“科技引领、产业支撑、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生态新城。

产业聚集是各地产业发展的目标,通过引进上游龙头企业,带动下游企业投资进入,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一种有效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围绕全市十大产业集群,实施“强链”、“健链”、“补链”工程,采取引上游、接下游、抓龙头、带配套的方法,重点引进产业龙头、领军企业和重大配套补链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以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试点为契机,突出“两区”同建。加大土地资产化、资本化,加大引进投资商、建筑商,搞好社区开发建设,让农民变市民;利用腾空土地发展加工园区,让部分农民变工人。同时,发挥新型城镇化居民集中居住、耕地成方连片的优势,努力引进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规模化的种植和养殖业。

优化营商环境

在国家政策趋于完善和平等基础上,打造优良的软环境将是招商引资突破的重点。

软环境主要体现在法律政策、行政效率、服务理念、文化氛围上。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把优化环境作为吸引投资的关键措施来抓。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客商、尊重每一家企业,让投资者自觉引资、扩资、增资,形成“落地一个、壮大一个,引进一家、带来一串”的联动效应。

一要简化程序。要加强改革力度,减少审批和收费事项,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对行政审批项目该清理的清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继续保留的审批事项,也要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推进工作提速、行政提效、服务提质。

二要优化服务。树立问题导向,客商反映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服务方向,办事效率要以小时、分秒计算,要第一时间研究解决。要把企业的事当成部门分内的职能,主动去办,用心去干,以务实高效的工作赢得客商的信赖和支持。

三要强化整治。对企业和投资者讲实话、讲真话,不乱承诺,做到有诺必践,以诚招商,以信留商,树立良好形象。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活动成果,继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祛除“四风”问题,坚决整治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对吃拿卡要的,出重拳、下死手,严厉打击惩处;对扰乱经营秩序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