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金融投资
 

2015年1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贷资产证券化加速
房贷车贷或为主角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朱虹

信贷资产证券化加速房贷车贷或为主角

近期中国银监会批复了多家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ABS)业务资格申请。获得资格后,这些银行将来每推出一款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再需要审批,备案即可。经济学家指出,该举简化了流程,对银行主动进行资产管理是一大利好。ABS“备案制”落地利好银行

在《中国银监会关于中信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的文件中显示,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27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获得开办ABS业务的资格。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表示,此次银监会审批的是开办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获得资格后,将来每推出一款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再需要审批,备案即可。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这次政策是针对股份制银行和商业银行,但是这部分业务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也都已经在开展。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同年,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曹远征表示,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以后,明确了对基础资产不再“开包”审查,简化了流程,对银行主动进行资产管理是一大利好。预计该政策将推动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快速发展。专家:MBS应成市场主角

曹远征进一步表示,目前国内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大多还只是局限于短期的理财产品。但从海外发达国家市场来看,例如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化(MBS)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绝对主力。

中国实际上也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2014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应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发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同年9月,银监会发文,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化(MBS)。

但截至目前,国内MBS的实践情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对信托业务也影响甚微。从2005年出台《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至今,国内银行总共只发行过三期MBS。其中建行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发行过两期MBS,金额分别为30.18亿元和41.6亿元。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国内的MBS一度中止。直到2014年7月22日,邮储银行发行“邮元2014年第一期个人住房贷款支持证券”,成为中国第三只成功发行的MBS。

曹远征指出,MBS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建立类似美国“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最大的两家非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的金融机构。此外,MBS的发展还亟须信托法修订的落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两房”曾大大提高市场资产流动性,但由此引发的2008年金融次贷危机至今仍在影响着全球经济。因此,国内这方面的建设要吸取美国房贷证券化速度过快、规模过大等教训,严防房地产金融泡沫风险。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潜能巨大

中诚信国际预计,2015年国内全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总规模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左右。分析人士认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发起机构、产品类型和结构设计都将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交易所市场的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市场发展成熟后,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将更多登上舞台。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辛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中粮信托很看好国内汽车金融消费。因为中国汽车每年的消费量大概在1800万到2000万辆。未来汽车消费潜能巨大,必将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对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将不断扩大。这实际上意味着国内除了房地产以外的最大的基础性金融消费,就是汽车金融消费。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且汽车金融消费的期限比较短,一般三到五年,整体风险比较低。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力地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作为我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金融公司。中粮信托与该公司二度牵手合作发行的30亿元公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已于2014年10月24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成功。

2014年6月,中粮信托与宝马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发行了“德宝天元”2014年第一期汽车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总规模约8亿元人民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