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5年1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止国企腐败和国资流失需改革创新国资监管体制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任腾飞赵玲玲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防止国企腐败和国资流失需改革创新国资监管体制

国资国企问题专家、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60条”中,国企改革被置于优先序列。目前,距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号角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一年多来,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有效遏制国有企业腐败多发的问题?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国资国企问题专家、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他告诉记者,我国国有企业腐败原因复杂,要认识到我国国有企业防腐反腐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另一方面,要有效遏制国企腐败现象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改革和创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1.国企成为腐败多发区,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中国企业报》: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强调老虎苍蝇都要打,中石油、中铝集团、华润集团等一批中央企业的高管相继落马,中央企业成了腐败的重灾区,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季晓南:从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已经披露的违法违纪案件来看,在我国,国有企业确实如一些人议论的那样成了腐败的高发区,有些大型国企还出现了大面积的“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腐败”,出现这种现象,制度和社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各种“寻租”问题的出现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体制性现象。由于法制不健全和诚信大面积缺失形成的整体经商环境使得我国企业的腐败现象容易多发。2004年,全球知名电信服务供应商美国朗迅科技中国公司“贿赂门”事件曝光,导致中国公司的总裁、首席运营官、营销部高级主管和一名财务经理辞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朗迅科技在全球有22个子公司,2004年唯独中国公司发生了高层腐败案。类似的“洋贿赂”近年来不断被爆出,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部门对以葛兰素史克为代表的外资药企涉嫌商业贿赂的调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行贿受贿市场”较为广阔。对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加强监管、遏制腐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任务更为艰巨、更加繁重。除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相应带来的体制腐败外,我国国有资产的监管还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个方面是由于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及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普遍不够健全使得腐败容易多发。十六大以来,国有企业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80%的资产已进入上市公司;积极推进董事会建设,已有62家中央企业建立了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央企业普遍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总的看,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在有效遏制和减少腐败方面还存在相当差距,改革还处于进行时。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些行业和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及改制重组频繁,由此带来的对外经营活动剧增使得腐败容易多发。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特别是由于一些国企处于垄断地位带来的利润高企,使得一些希望获取更多商机或更好效益的厂商千方百计拉拢腐蚀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大量的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使得一些不法人员内外联手侵占国有资产的机会大大增加,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带来的大量招投标或物资采购或资金使用等也使得腐败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强调我国国有企业腐败原因复杂,一方面,是要认识到我国国有企业防腐反腐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防腐反腐要从多方面入手;另一方面,是要认识到有效防范和遏制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必须改革和创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制度上防腐反腐。(下转G02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