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5年1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不到”和“收不回”:民间借贷感受“年关”压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郝帅

“融不到”和“收不回”:民间借贷感受“年关”压力

离春节还有一个月,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体会到“年关”的压力。“今年经营情况不是很好,想融些资金缓解下压力,但试了几种途径都没成功。”1月15日,北京一家文化企业的郭姓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企业不大,抵押达不到银行要求,更入不了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法眼。同时,民间融资的门槛也在提高,今年的‘年关’对我来说有些难过。”

记者调查后发现,由于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春节前后企业进账少、开销多,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年关”已成为横亘在企业面前的一道坎。“先拿项目再融资”行不通了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融资难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融资现在是我们企业的重中之重,从2014年夏天开始我就一直在忙融资的事情,机构、人见了很多,但到现在也没有成功。”湖北一家医药企业相关负责人日前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我在这个行业很久了,企业发展一直不错,但业务相对单一。为了能够多元化发展就必须扩大规模和业务。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所以希望能够融资充实现金流,使得企业能更好地发展。我的企业可以说是信用好、有抵押,而且融资方式灵活,可付利息借款,也可出让股份。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谈了很多,但就是没成功融资。”

上述医药企业绝不是个例,四川地区一家地产公司也遇到了类似问题。

该地产公司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已经拿下某旅游景点旁的土地,本来觉得项目不错先拿下地后肯定能找到融资方或合作伙伴,但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到现在融资也没到位,项目只能悬着。

河北某房地产业内人士1月15日向记者表示,在房地产业,之前很多开发商敢于出手拿地,其实他们手里的钱只够给付地价款,拿下地后就等着合作方或融资方,或者找个金融机构把地抵押借款,用融来的钱再开发。以前地方有的房地产企业甚至靠高利贷过日子,融资成本非常高,这样的融资对企业来说有害无益,肯定不能长久。现在先拿地然后再找投资的做法不行了,融资比以前要难,特别是现在到了年底,很多机构或民间资本有钱也不会放出来。“融不到”和“收不回”

一边是企业融不到,一边是资方在担心发出的款项收不回。

一位在浙江地区长期经营加工类企业的高姓企业主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现在从银行贷款很难,更加严重的是一些企业在贷款到期如约还款后就贷不出来了,这让很多靠贷款运转企业的企业主非常头疼。

不仅是银行,一些民间借贷也在收紧。“之前一家合作过的民间借贷公司突然增加了放款条件,搞得我措手不及。”某文化产业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今年的业务还说得过去,但企业不能满足于现状,得扩大业务。凭我本身的资金不够,所以就想找以前合作过的民间借贷再借点钱。但是他们突然增加了条件,一定要有房产或车等抵押物才行。之前我们合作得很愉快,不需要任何抵押物,我曾经在他们那里借过200万元,只需要简单的合同,第二天就把钱打来了,我也按照约定支付了利息并在限期内归还了本金。但现在想再借钱需要抵押,我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相关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民间融资也在向阳光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很多正规的担保公司虽然都在降低利息,但一般都需要抵押,而越来越多之前能做无抵押借款的担保公司在取消这项业务,这说明资方正在收紧。说白了就是资方担心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

上述人士表示,无论是银行、金融机构还是民间融资,资方关心的第一问题永远是资金的安全性。利息或者收益再高,都不能弥补本金的损失。所以现在高利息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抵押物,资方一般都是先保证资金安全后才考虑下一步的合作。北方资金偏向房地产,南方资金追捧文化产业

虽然很多企业在抱怨融资难,但事实上资金也在寻找靠谱的项目。

某信托公司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公司2014年放款超过千亿元,相比2013年有大幅增长。“资金的安全性当然是重中之重,但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来看。要看的是项目和企业的综合情况,如果项目合适且评估后市场前景良好,同时企业的经营状况又好的话,才能真正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遇到这种项目和企业,我们非常愿意合作。”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事实上,资金对于项目也有其“偏好”。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北方的资金更加偏向于实体化项目,如房地产、加工类等,而南方的资金相对灵活,高科技、文化创意类如电影等项目受到他们的追捧。

广州某影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资金对于合适项目还是很“饥渴”的,例如他所在的影视公司由于正在走合拍片的道路,引得很多机构和个人争相与他们合作。由于资金方多,他们可以在其中进行筛选,挑出最合适的项目来合作。

而虽然年关将至且融资依旧有难度,但企业端的信心依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主告诉记者,“虽然年关融资困难,但我们前进的脚步一定不会停下。摆正心态踏实经营,一切都会好起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