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自动奖励“自主创新”———专访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让市场自动奖励“自主创新”
《中国企业报》:去年中国一共投入了5000亿的科研资金放在研发上,但是创新的成果有限。包括移动通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国家大力推进的几个主要产业,都没有达到计划的目标,而且研究开发中的丑闻不断出现。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志乐:我关注到,从1995年国家提出创新,到2005年提出自主创新,这些年的发展确实不错,出现了很多创新的个体、创新的企业。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我觉得这个结果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我觉得我们这几年强调的创新,在有些人那里走进了一个误区。什么误区?就是把“自主创新”变成了“自己创新”。但是不幸的是,确实有一些人是这么干的。
首先的误区是“自主创新”变成了“自己创新”。自主创新按照中央提出时原来的意思是三个层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调自主,我觉得主要是强调自强不息,强调主导创新的过程。但是我看到很多地方发表的自主创新的解释,是说相对于引进、模仿活动而进行的创新,导致事实上反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它往往出现一个现象,我把它总结为“秀自主,不创新”,有的企业给政府机构打报告说,我今年自主创新了什么,政府部门就给钱。前不久刚刚有一个报道,2014年上半年某上市公司就已经拿到了300多亿元的政府部门的各种补贴,其中当然也有创新、自主的补贴。既然这么轻易地就能拿到钱,他怎么会去再创新呢?所以我自己感觉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中国企业报》:你长期研究跨国公司,觉得创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王志乐:我经常调研跨国公司,飞利浦公司总裁科慈蕾曾讲到一个很好的观点,他说创新和发明是不同的,实验室的发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项发明只有转换为产品和服务,并成功地投入市场之后才叫创新。我们有些人只把整个创新过程的前端,即实验室发明阶段的部分叫创新,而不管后面变成产品和商品以及成功进入市场的部分,你这种创新实际上是没法检验的,它都没投入到市场上,你怎么说它是创新呢?这样就会出现前些年“汉芯一号”的丑闻。“汉芯一号”一片都没有卖到市场上,就被专家评价为国内首创,世界先进,就给大笔的科研经费。其实,这个芯片是买来摩托罗拉的芯片打上汉芯的商标而已。
《中国企业报》:自主创新和全球合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志乐:在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过程。你想单干没有必要,全球有那么多现成的技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缩短你的创新的过程。另外,你想单干也没有可能。因为全球有那么多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保护限制你的创新,你要想单干难度太大。我看到现在所有成功的案例,都不是自己单干出来的。我们往往说高铁是中国人自己创新的产物,其实完全是错误的。高铁领导人把原来中国自己创新的中华之星那个高铁封存起来了,因为那个中华之星要完善,时间比较长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铁道部就跟四家跨国公司合作,引进技术,不断地消化,甚至引进核心零部件。
前些天我刚刚去一家公司考察,他们提供了中国高速铁路的轴承,没有那个轴承你开到300多公里肯定不行。中国把跨国公司各类先进的高铁技术都引进来,然后加以整合,加进了自己的一些创新,最后形成了中国的高铁技术,迅速市场化,从而抢到了时间,成功地进入全球市场竞争。如果把“自主创新”理解为开放中合作创新,那么高铁确实是“自主创新”。你要把自主创新理解成自己创新,那么高铁就不是“自主创新”。
《中国企业报》:有一种说法,只要政府足够支持,我们什么都能搞上去。在你看来,这种说法问题在哪里?
王志乐:我认为政府鼓励和支持创新应该学习国外的做法,比如说采购,你可以公开招标,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只要你达到我这个目标的,我就在采购那个阶段支持你的成功的新产品。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化过程对特定企业支持是不公平的,你支持了它,它就算搞出了商品进入市场,这个技术并不给其它的企业分享。你为什么用公共资金支持一个企业而不支持其他企业?这种在产品研发阶段的支持极易异化为作秀而不进入市场化阶段,导致公共资金滥用,甚至滋生腐败。
我反对把“自主创新”引导到“自己创新”,从2006年到现在快10年了,这种倾向是非常让我感到遗憾的。希望我们的创新能真正走上开放的、合作的创新。因为现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我们的创新必须是在开放中合作创新,纠正那些错误的理解,走上正确的道路,才能使我们的创新成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