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品鉴
 

2015年1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创新写人生中国美术书画院院长赵达武书法艺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晓北

传承创新写人生中国美术书画院院长赵达武书法艺术

●赵达武简介

赵达武,八旗后裔,书香门第。1957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现任中国美术书画院院长、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士等职,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赵达武5岁开始学习书法;曾拜启功为师,并受过多位名家指点。50多年来始终笔耕不辍,潜心研究古今书法艺术,具有极其深厚的书法理论功底和书法艺术造诣。作品曾获“爱国杯”国际书法大赛金奖、第二届全国楹联大赛一等奖、建党90周年北京邀请赛金奖等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并被授予“国际艺术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国爱国书法名家”、“具有民族正义感的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欣赏了赵达武的书法,再与他交谈书法艺术理论会令你深深地感受到,他今天书法的成就完全来自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几十年从不间断的勤学苦练。

观看赵达武的书法,你会发现他不但传承了古代名家的书法艺术,更主要的是他的创新,他一直追求属于自己的一种艺术风格,因此,在书法的艺术人生中从不生搬硬套。例如:他在书写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诗词中,将“东临碣石有遗篇”的“遗”字写得很小,而且有点靠边,很多外行人看了以为是后加上的,其实不然,这是他精心设计的妙笔,既写出了千年的历史,更主要是突出后一句:“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赵达武先生精通篆、隶、楷、草、行等各种书法,最擅长的是草书,他的作品可以用气势磅礴、自然洒脱、苍劲有力、隽秀儒雅来形容,真可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多年的潜心钻研和揣摩使他对砸笔、击笔、劈笔等各种运笔上做到了巧妙自然,炉火纯青。

在几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赵达武深深地意识到,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如果没有创新,只是默守成规,一味临摹,其作品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因此,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独树一帜,成功地创造出“漏笔书法”和“枯笔书法”,受到了世人及业内人士的瞩目,其笔法是形断意连、曲线特别、变化复杂多样,并有较强的立体感。

所有了解赵达武先生的人都知道他对书法的执着和专注。在他的很多朋友中不乏企业老板和商界精英。可以说他有好多经商机会,也曾有很多朋友劝他搞些经营活动,但他始终不为所动,他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旦参与这种活动,就可能荒废了我一生所钟爱的事业……”他每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字,没有极特殊情况,每天他都要写上一两个小时的字;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要带上“笔、墨、纸、砚”。

在他的每一幅书法作品中,几乎每一个字的运用都很讲究。在他书写每一幅作品之前,都要同时设计出几种方案,最终再选定最佳方案。

正是赵达武的这种严谨和认真,他的书法作品经常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2012年,他的作品进入了联合国书画展艺术展厅,其中6幅作品被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李保东永久收藏,他也因此获得了“国礼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赵达武一生追求卓越,乐观向上。他工作上的热情、艺术上的激情、为人上的真情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着实令人敬佩,而他做人的大气和豪气以及爱心更让人折服。

他十分热衷于慈善事业,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主动捐出100多万元的书法作品;2012年青海玉树地震,中国爱心委员会组织企业家和书法家捐款,他又慷慨捐出价值百万元的书法作品,每当遇到这种慈善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赵达武堪称是一个集爱国、正义、慈善于一身的人民艺术家。 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甲午年于京华赵达武书厚德载物———甲午年赵达武(枯笔书法)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敬录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甲午初夏赵达武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书刘禹锡竹枝词甲午年赵达武持心平若水,负德重如山。———甲午初夏于呼市赵达武书 龙马精神———达武书(漏笔书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