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国企改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国企改革
 

2015年1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国企改革的试点企业,新一轮地方国企改革无疑为长虹拥抱互联网注入了新的、更大的动力。这也正是国内其它家电企业所不具备的“政策红利”。

互联网和国企改革是长虹发展新双翼

长虹集团副董事长刘体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长虹集团副董事长刘体斌:互联网和国企改革是长虹发展新双翼

刘体斌 “2015年,智慧家居将进入市场全面爆发阶段,同时中国家电产业品牌格局也将发生剧变。长虹将以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为引擎,加快转型升级方案的落地和执行。同时进一步融入互联网,推动长虹产品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整体变革,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商业价值和消费价值。”在长虹集团冲击千亿家电俱乐部的关键时刻,长虹集团副董事长兼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和互联网创新思维将会成为长虹站在千亿平台上持续发展的新双翼。打响中国家电互联网转型第一枪 2014年既是中国家电产业全面拥抱互联网的关键一年,也是长虹实施智能战略转型的元年。 从2014年1月开始,长虹先后推出了“扔掉遥控器”的CHiQ电视、“云图像识别”的CHiQ冰箱和“人体状态感知”的CHiQ空调等一系列智能终端产品。刘体斌指出:“这些产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几款智能终端,也不仅是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家庭互联网,还是长虹智能战略落地的标志,代表了长虹从集团战略的高度‘自我颠覆’全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坚定步伐。当然以智能战略为牵引,长虹的国企改革步伐也开始提速。” 在长虹智能战略全面落地,特别是以CHiQ为代表的系列智能终端发布之后,也彻底引爆了中国家电市场的智能化战略和智能化终端推广普及。《中国企业报》记者注意到,包括美的集团的智慧家居战略、TCL集团的双+战略等相继发布,并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家电终端产品,谋求从战略到市场、从技术到产品的一体化转型。 对于长虹来说,打响中国家电互联网转型第一枪的底气又在哪里?对此,刘体斌坦言:“早在2004年开始,长虹着力培育信息电子领域的共性和基础技术,并形成以软件(操作系统)+硬件(芯片)+服务(大数据)为代表,定义信息家电的核心要素(技术、管理模式、人才储备等),和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基因,这是推动长虹向互联网转型的关键。” 面对已经步入白热化的智能家电市场竞争格局,《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长虹正在构建一个围绕“智能战略”的产业生态圈,通过完善长虹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三大智能体系建设,并将于2015年加速推动智慧家居、智慧小区、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落地,为消费者创造智能生活空间。借力新一轮国企改革再创新 2014年下半年以来,整个国内家电市场增长放缓,部分家电市场出现了“持续下跌”情况,这也给已经拉开大幕的2015年家电市场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不过,刘体斌并不担心。他表示:“长虹将进一步融入互联网,特别是在创新动力上,要让用户参与到我们的研发甚至产品定义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时尚的产品,从而激活企业的市场动力和竞争力。” 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国企改革的试点企业,来自于新一轮地方国企改革无疑为长虹拥抱互联网注入了新的、更大动力。这也正是国内其它家电企业所不具备的“政策红利”。《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长虹集团正在完成集团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将集团作为下属公司的出资人,同时在集团公司层面引入各类战略投资者、企业法人,推行产权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对此,刘体斌介绍:“在2015年的发展和增长动力上,我们就可以通过体制改革和机构创新,真正让企业从产品和市场上找到突破口。比如说,在CHiQ智能电视上,消费者未来不仅可以定制电视的尺寸和外观颜色,还能定制软件、功能,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再比如CHiQ智能空调,它能够感知到人的生理变化,将个体需求放到家庭互联网中去解决,通过自动记忆适应并调节个性化的温度。” 应该说,蓬勃进步的工业4.0战略快速落地,也为长虹在互联网时代加速推进这种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去年,长虹先后与全球信息产业领导者IBM建立了大中华区首个大数据分析竞争力中心,与全球物联网领域的“龙头老大”感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等方面将展开深入合作,从而通过资源跨界整合为中国家电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助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