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用好自贸区战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凌林
中国企业如何用好自贸区战略?
中韩、中澳经贸门槛的降低和进一步开放,无疑将带来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流动。
一位澳大利亚公司负责人告诉
《中国企业报》记者,公司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麦5万吨,现在中国的进口关税是3%,如果将来降到零关税,他们对中国的小麦出口就可能扩大到每季度5万吨。
“中国企业必须有准备,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何伟文认为,中国企业要做好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准备,首先是国内准备,因为贸易的放开,更多产品进入中国,如韩国的电子、汽车、半导体等具有很强竞争力,它们的进入将对中国企业构成很大压力。“而且未来随着跟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投资协定的落地,会有更多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其次,要积极“走出去”。“走出去”不仅能扩大产能,还可以熟悉国外市场、熟悉国外的法律,这对与国外企业的竞争都更加有利。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也有相同观点,他认为,中国的企业必须“走出去”,“要在国外布局,不能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打转,要把自贸区战略运用好”。
根据中韩自贸区协定,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也就是说,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将有超过90%在20年内撤销关税。对于企业来说,两国在投资贸易上更加便利、高效,同时,也意味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不过,对于自贸区给企业带来的冲击,白明认为,短期可能形成冲击,而从长期来看,如果应对得当,则有助于整个产业升级。据了解,对韩贸易方面,中国受益行业主要是轻纺工业、农业、部分机电产业,包括技术装备。而受冲击的包括部分电子和汽车产业。
白明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自贸区既是商机又是挑战。通过自贸区开放,有的产业会变强,尤其是原来在国际贸易中存在贸易壁垒的产业会更有利,如中国高端制造业将在竞争中发展,而一些竞争力弱的产业如乳业等产业压力就大。
“好在自贸区关税减少是个过程,这给企业赢得了时间,我们的企业要利用好这个时间,企业需要加快企业的适用能力,提高竞争力,不适用竞争的企业将被淘汰。”白明说。
显然,中国企业要未雨绸缪,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失去的情况下,未来更多的是构建一种综合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