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成千上万的小微商机和小微项目汇聚起来,就能汇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新动力。

把小微商机汇聚成中国新动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把小微商机汇聚成中国新动力

“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经济新常态的第一条判断。从这个基础判断出发,不难得出这样一条推论:小微商机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大资金、大项目、大投入的推动。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让中国经济的大投资依赖症变得更加严重。各级政府都把大项目看作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神器,习惯于采取以投资换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地方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

国家审计署2013年12月披露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表明,到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04亿元。伴随着地方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务所隐含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正在成为危及中国经济的重磅炸弹。

依赖大资金、大项目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产能过剩的加剧。凡是产能过剩的领域,包括钢铁、煤炭、汽车、光伏等行业无一不是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领域。有关部门对于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准入规模的门槛式限制,非但没有起到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相反却让产能过剩的情况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依赖大资金、大项目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银行贷款的“抽水机”效应,大量的银行贷款都被大项目所占用,导致众多中小企业、小微项目无款可贷。一些关乎民生的项目,比如医疗、保健、养老、教育等领域的小微项目很少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甚至根本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另外,由于大型项目以国有企业投入为主,促使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超管理能力、超管理水平的扩张,这一问题正在累积并演化成巨大的经济风险。现在能够观察到的是,相继有一些央企成为亏损大户,不止是中远集团连续多年成为A股亏损王,而且在中国500强企业中亏损的企业,国企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国企高速扩张的另外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对民间资本形成挤出效应,窒息民间资本的活力。

从把大项目、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到把解决和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一个本质性的变革。不仅涉及到发展理念的变革,也将涉及到投融资方式和体制的变革。以民生项目为投资方向,以民间资本为投资主体,这将是“中国经济新动力”的两大主要特征。

首先一条就是要“以民生项目为投资方向”。这既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本意,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路径。借用一个名词,目前中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悖论就是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医疗、保健、养老、教育等民生产品存在着严重的低端化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北京同仁医院一天收入过万的“号贩子”,还有北京中关村高达30多万一平方米的学区房都足以证明,“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以教育为例,中国现在不仅已经成为全球出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且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据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提供的数据,2013年中国共有41.39万人选择出国留学,留学人数继续攀升。以每个留学生每年国外花费20万元人民币的低标准计算,仅此一项就要把高达800亿元的消费能力输出到国外。相比出国留学,因供给不足或供需不匹配而被压抑的教育需求数量更大。

同样重要的是“以民间资本为投资主体”。与小微商机相匹配的肯定不是大资本、大投入,这就决定了其必然是民间资本。从本质上讲,民间资本是最敏感、最活跃的,有着强烈的逐利动力。这就意味着民生领域的重大商机早已被民间资本所发现。那么,为什么没有进入?一是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管制过多,致使其很难进入,或者根本无法进入。二是这些领域普遍需要长线投资,短期获得的可能性非常小。再加上在投资期内可能发生政策和市场的变动,会让盈利的可能性变得更加不确定。

重视培育和利用小微商机,从政府层面讲,一个根本的转变就是要把精力从过度注重大项目,转向重视商业生态的培育上。这里面的关节点是加紧制定相应的政策,为民间资本解决进入难和赚钱难这两大核心问题。要从根本改变旧有“卡住入口”的低水平甚至是不作为的管理模式。

发现、重视和利用小微商机,可以同时解决民生性需求得不满足,以及庞大的民间资本缺少出口两大问题。现时,分散的、小规模的投资不但效率更高,也会防止大规模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虽然小微商机和小微项目,从单体来看非常不起眼,甚至是无足轻重,但成千上万的小微商机和小微项目汇聚起来,就可以形成排山倒海的能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新动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