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
稳字当头,更多灵活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稳字当头,更多灵活性

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强调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不久前央行两年多来首次出手降息,曾引发业界对于货币政策或将转向宽松的猜测,与此同时,人民币贬值、热钱外流趋势加剧的现象亦引发货币政策是否该放松的争论。那么,在经济新常态下,2015年货币政策将如何操作?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对此,《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了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以及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

《中国企业报》:2015年将是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第五年实施“积极稳健配”,虽然政策名称不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际内容是不是会发生新的变化?2015年的货币政策将如何操作?

潘向东:预计2015年货币财政政策与2014年相似,实施起来仍是稳中偏松的货币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但也会面临一些不一样的风险考验。2015年经济将延续出清,转型中的经济新常态,就是增速缓慢下降,泡沫得到消化,同时通胀处于低位,结构逐步优化,资源开始重新配置。新常态下,经济要出清,货币政策就不能过于宽松,固化结构扭曲;也不能偏紧,阻碍改革和新增长点的培育,诱发金融风险。而经济增速缓慢下行背景下,债务风险上升和收入增速放缓将制约财政政策力度。2015年经济延续出清的话,通胀预计仍在低位,这为稳中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条件。但从外部来看,需要警惕2015年美国货币政策转向会否导致资金流出风险,如果没发生这个风险,若美元弱于预期、加上日欧的资金宽松和一些地缘政治的催化,大宗商品价格会否反弹并传导至国内,进而制约国内的货币政策也需引起关注。从内部来看,近期存款保险制度启动和扩大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意味着2015年金融改革的加快可能会导致局部流动性紧张,从而造成货币政策的两难。

向松祚:我认为2015年信贷政策的关键词还应该是“盘活存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率”,不会再走到“扩张增量,水漫金山”的老路上去。(下转第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