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特稿
 

2014年12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步履坚实

推进改革创新做好顶层设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龚友国

推进改革创新做好顶层设计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步履坚实

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的技术人才在实验室做实验

10月10日,成都高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电子商务企业聚集,支持探索网商虚拟产业园发展。据了解,作为西南首家网商虚拟产业园,成都信星网商虚拟产业园在成都高新区开园试运营半年,入驻企业已达到120家。

“和传统产业园相比,网商虚拟产业园不依赖于土地等市场要素,不会造成大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压力。对于突破成都高新区物理空间限制、在网络空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特色的电子商务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杨畅先生撰文表示:空间上的产业集聚是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的理论性指导,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实现主导产业的集聚,并利用产业的空间极化与扩散效应实现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原先需要集聚的相关产业、相关环节逐步显现出空间上的解构迹象。园区模式因此受到巨大挑战。显然,探索网商虚拟产业园模式是一种解题方法,但这不过是成都高新区应对新形势种种举措的冰山一角。

继去年10月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三次创业”蓝图以来,成都高新区以改革创新为主线,连续出台一系列规划、政策和改革举措,历时一年多,一个与“三次创业”相配套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顶层设计架构已现雏形。

据悉,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先后发布《“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三次创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规划》,通过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加快科技人才聚集等工作,到202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与此相应的是,新出台和完善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商务服务业、楼宇经济、移动互联网等一揽子政策,不仅驱动了当前经济平稳向好发展,也为把握下一阶段战略机遇赢得了先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顶层设计是“重中之重”

成都高新区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843.8亿元,同比增长13.5%,经济总量占四川省的4.1%,比四川省增速高5个百分点;占成都市的11.5%,比成都市增速高4.8个百分点。

作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6个试点园区之一,成都高新区在去年成为四川省首个GDP破千亿的园区。而在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连续5年位居第四,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三。

然而,这只是成都高新区“应战”的开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动荡调整,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以振兴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一部分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向发达国家本土回流,另一部分制造企业或制造环节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包括成都高新区在内的中国外向型经济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不可避免地受到上述因素影响。

业内已经达成共识的是:目前在一些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突破口集中体现在基本科学问题、能源和资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与制造、农业、人口健康等领域,这正是成都高新区的机会。

去年,在第八届欧洽会期间,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超向欧方嘉宾介绍了成都高新区确立的“三次创业”发展思路,即“一三四五七”战略:

“一”个目标———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三步走”战略———分为2015、2017、2020三个步骤,力争2020年实现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0亿元,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四”个基本遵循———以“科学发展、领先发展”为总取向,以“率先提质升位、率先转型升级”为总要求,以“改革开放、创新驱动”为总引擎,以“两化互动、产城融合”为总路径。“五”区定位———高端产业集中区、高端人才集聚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模范区、文明和谐首善区。“七”大主要任务———全力做强做优产业,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注入加快发展新活力;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培育聚集辐射新功能;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持续推进政务环境建设,塑造服务发展新优势;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凝聚干事创业新合力。

据成都高新区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介绍,成都高新区已于今年4月发布了“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及“时间表”。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出台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区建设三大政策,以及支持发展商务服务业、楼宇经济、移动互联网等专项政策,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全力促进自主创新进程。

改革创新方面,7月17日,成都高新区发布了其首份负面清单,引起市场和行业较大关注。该清单涉及6个行业/产业、17个领域;在“特别管理措施”方面,包含《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69条、《内资准入负面清单》19条,聚焦于其“三次创业”主导产业及配套行业。

“当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已经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国家、省、市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要求贯穿到推动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方面。”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加快完善顶层设计,为推进“三次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得先机”

10月14日,成都高新区发布《推进“三次创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这四大方面的政策,涉及技术研发升级、市场商业推广、标准化建设以及融资等关键环节。”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局长鲜荣生表示,政策充分考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存量企业在培育壮大和提质升位中的普遍性、特殊性需要,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鲜明的引导作用,将进一步提升成都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据悉,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在对原有产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纳了武汉东湖、西安高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创新性地制定了该政策。

事实上,“33条”的诞生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据成都高新区前三季度数据,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422.9亿元,增长2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2%,较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从发展速度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速分别达23.5%、23.7%、29.9%。

从产业结构看,IT产业继续发挥着主要的支撑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87.1%、7%、4.3%、1.6%;其中,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占比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支撑引领作用。”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能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抢得先机、拔得头筹,成为成都高新区能否顺利推进“三次创业”、实现“强区之梦”的关键因素。

构建科技创新“软实力”

今年9月,四川省政府印发《支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条政策》,首次提出,支持建立重大技术装备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对首购、首用单位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助。

“‘首购首用’对我们‘闯市场’将有很大帮助。”四川华盛强公司财务经理杨敏表示,该公司主营航空地面制冷设备,拥有5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但知名度还不高。“首购首用”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该公司加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

据了解,“十条政策”中的“首购首用”,是指将支持省内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平台公司通过首购、订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实验和示范项目等措施,推广应用成都高新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建立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对首购首用单位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助。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及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优先购买和使用本国、本地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首次投向市场、暂时还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产品。”四川省科技厅高新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此前,南京市率先采用了“首购首用”措施促企业创新。据不完全统计,两年间,当地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搭建的“首购首用”对接平台,促成15家部门、41家单位首购订购或洽谈合作18家科技创业企业的产品,完成采购1.8亿元、意向采购1.3亿元。

成都高新区另一种鼓励创新创业的方式也值得注意。10月中旬,“2014成都创意设计周·创意成都奖”12类大奖揭晓,经过数十家单位的激烈角逐,成都高新区的IT专业创新型孵化器———天府软件园创业场脱颖而出,获得“创意产业孵化奖”金奖。

“天府软件园创业场在国内移动互联网创业圈子里已有相当的知名度。成都高新区不仅在做‘孵化器’,而是要把成都高新区做成‘孵化器’。”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软件园创业场是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支持下,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出资打造、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IT孵化器,现有孵化场地3万平方米,已建立了“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整套完善的创业孵化体系,目前主要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手游、互联网金融、移动电子商务、硬件创新(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创业团队进行重点孵化。

截至2013年底,成都高新区建成各类孵化器13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超过3000家;建成以天府软件园为代表的4家产业园,总面积156.5万平方米;经认定的公共技术平台4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研发机构40个。

瞄准“千亿级金融业集群”

9月12日,四川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推进会(盈创动力分场)暨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全省推广签约仪式在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大厦举行。

“此次签约标志着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在全省示范推广正式起航,必将成为四川省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扶持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之一。”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成表示。

据悉,成都高新区目前已聚集6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大多数处于初创期。这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技术新、资产轻、信用低、风险高等特点,为了解决企业的融资困境,依托下属国有独资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投资2亿元,打造了以盈创动力大厦为代表的超过6万平方米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物理载体。

盈创动力被喻为成都高新区的科技金融“会客厅”。在平台方面,截至2014年8月底,已吸引53家金融机构落户,聚集资本超200亿元,其打造的“天府之星”数据库入库企业超过7000家。

盈创动力还建立了中国西部最大的科技金融服务门户网站,为创业者、创业企业与机构搭建沟通与信息交流平台;其打造的“天府之星”数据库,有效汇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入库企业已超过7000家。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继续加大优质金融要素聚集。11月5日,成都高新区出台《成都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瞄准“千亿级金融业集群”目标,从四个方面推动金融业提质升位,着力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区。

根据《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要求,该政策体现“大金融”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股权投资、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集团和资本要素交易所(公司)等新兴金融业,提升发展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业,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准金融业,支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金融业加快聚集和壮大规模。

截至今年9月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541家,其中三季度新增68家,新增注册资本35.34亿元,金融机构加快聚集发展态势明显。

建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

12月上旬,写进成都高新区《2014年改革创新工作要点》的创建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目标任务,已落子成响。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域,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梯形融资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成立国内首个“企业孵化大市场”,开展股权众筹或标准化金融合约交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培育新机制。

“所谓孵化大市场,是以某一区域内的孵化器或孵化器集群为依托,集路演、融资、要素转让、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交易服务平台。”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说,企业孵化大市场具有四大优势,一是交易成本低,二是交易简便快,三是信息成本低,四是资金活力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企业孵化大市场将演变为一种为企业解决问题的综合服务平台。“其本质在于实现从企业孵化到加速成长的一体化进程,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协议进行组织对接与功能耦合,构建一条高效、动态、完整的创新服务链,实现创新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可以有效化解投融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高新区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到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每年新引进的留学回国和博士创业人员超过100名,外国专家超过200名,中高端人才超过1万名,人才加速聚集。

11月13日,成都高新区公布出台《成都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宣布每年将设立不少于5亿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

四川省政府的《支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条政策》,则提供了另一种接地气的支持。“这个政策十分‘给力’。”在成都高新区移动互联网大厦,创业者王鹏表示。作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的教授,王鹏于2010年创办了成都静水飞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发出被称为“首款中国云计算核心系统”的“盘古云”。在王鹏看来,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既可以减少技术和市场的距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也可以反过来推动教学和科研。

“回归高新区的本源,就是要鼓励创新、创业,要汇聚好的大学、科研机构,留得住高端人才。”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经理陈文丰告诉《中国企业报》,“基础打牢了,成都高新区自然能健康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