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旅游物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旅游物流
 

2014年12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邮抢食跨境物流
清关能力凸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宋笛

中邮抢食跨境物流清关能力凸显

11月28日,正值美国的“黑色星期五”购物狂潮掀起之时,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悄然以转运平台“中邮海外购”的形式加码跨境快递市场。

近年来各大民营快递公司纷纷在海外布点,长期在跨境包裹占据主导地位的中邮也在不断调整政策以应对竞争。对于中邮在跨境包裹市场面临的民营快递公司竞争压力,快递咨询网首席咨询师徐勇表示,“在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平衡出入境包裹数量差

此次上线的“中邮海外购”采用的是海外仓加装运的模式,境外客户通过本地快递,将货物发往中邮的海外仓,然后由中邮将货物从境外发往国内,并负责清关、终端配送等环节。

记者在中邮了解到,目前的“中邮海外购”暂时只开放了美国市场,而欧洲、南美等地区的快递业务会在随后逐步上线。

对于此次中邮上线的“中油海外购”,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中邮在长期跨境快递中,普遍存在着出境件多,而入境件少的情况,这一平台的上线一定程度是为了缓和中邮跨境快递这一不平衡的状况。

“中邮在跨境快递中的优势更多的是出境优势,而在入境方面,还是国际快递公司的份额更大一点,中邮出境和入境件的数额相差数倍。”该人士告诉记者。

出入境件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导致满出空回的现象,从而使得成本难以降低。

“以往的跨境快递结构就是出口件多,入境件少,但近年的海淘市场让入境这一块的潜力逐渐出现了,这让成本的摊平有了可能。”该人士表示。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代购市场2013年的交易规模超过700亿元。2013年国内消费者支付宝“海淘”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17%。

短期内优势仍明显

中邮并不是今年第一家推出转运平台的快递企业,在数月前,顺丰也推出了自营的转运平台“顺丰海淘”。两者在送达时效方面几乎一致,从美国到中国的跨境快递均为10天左右。

一直由中邮占主导地位的跨境快递市场在近年出现了一些变动,包括顺丰、圆通、韵达等多家民营快递均在近年开始布点海外,顺丰更是相继推出了自身的转运平台和小包业务。

“与其他民营快递相较而言,中邮的优势之一就是强大的清关能力。”徐勇表示。

中邮曾于澳大利亚进行合作,加速双向通关能力,从澳大利亚至中国的包裹在出境时就可以贴上中国面单,到国内就省去了清关的程序,反之亦然。而据透露,这一合作模式,中邮也尝试在其他国家推广。

“虽然随着自贸区的兴起,清关的优势将逐渐减弱,但在短期内中邮的地位还是很难撼动。”徐勇表示。

对中邮跨境业务而言,解决内部的统筹不畅似乎比缓解外部的竞争局势更为紧迫。

2013年,中邮对自己的国际小包业务价格进行了调整。上文所述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那次价格调整并非提价,而是将价格恢复成当时计划好的原价。

“国际小包业务的定价权一度下放给了各地区的中邮公司,而各地区的中邮公司定价却远低于最初的定价,最低的甚至只有原价的3.8折。因为国际快递是中邮利润率最为丰厚的一块业务,经过协调,总部才在2013年将定价权收回来,并恢复原价。”该人士告诉记者。

而此次的“中邮海外购”也是由总部推广上线,各地方公司暂时还没有得到总部方面的通知。

目标人群或以C端用户为主

“中邮海外购”所采用的转运模式对于中邮公司而言,并不是新鲜事。

在民营快递尚未尝试开拓跨境快递业务时,诸多快递、物流公司在寄送跨境件时都需要通过中邮进行转运。

“早几年,中邮出境快递有一部分份额都是这种转运其他物流公司的业务,在中邮内部,称为代理,也称为坐庄。当时还因此诞生了众多的国际代理公司。”上文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中邮这一次将以往的转运模式做成平台形式的举措,徐勇分析道:“中邮是希望借助平台直接切入到跨境电商和海淘的C端客户。”

然而,跨境电商的市场的快递生意却并不好做。

跨境食品电商洋食网CEO吴江表示,目前的跨境电商一般采用的模式是在保税区建仓,提前将货物运到国内存好,而需要中邮的环节主要是在清关方面和国内配送。

“洋食网目前经营有超过140个国家的食品,品类繁多,货量巨大,一般都是用集装箱运过来在保税区存好,这样物流成本才能做到最低。这种建仓集运的方式比较符合以后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吴洋表示。

在吴洋看来,中邮的这一转运平台可能更适合以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服装为主的C端海淘用户。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